分享到:

美女被鸡鸡桶【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水中的“脊梁”

美女被鸡鸡桶【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水中的“脊梁”

2024-06-28 03:16:18 来源:美女被鸡鸡桶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以汛为令,不舍昼夜,哪里最危急,哪里就有党员冲在前。在黄山市防汛救灾一线,最动人的是那高高飘扬的党旗——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水中的“脊梁”

  暴雨倾泻,不见消停,灾情牵动人心。

  6月20日至26日17时,黄山市道路受阻374条,已抢通265条。通信方面,全市累计退服基站1224个,已修复1178个;累计受损线路787.7公里,已抢通线路611.7公里,移动通信网络已恢复99%以上。全市已全部恢复供电,农村供水已恢复通水235个自然村组,其余22个村组预计最迟28日前全部恢复。

  黄山市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在抗洪前线筑起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向“险”而行,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凝聚起同心抗洪救灾的强大力量。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挺起抗洪“主心骨”

  6月19日以来,黄山市各地基层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

  6月20日20时许,夜幕下,大雨滂沱。在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的月潭水库堤坝上,600多名镇村干部和群众正在紧急填装沙袋加高堤坝。人群中,一位甩掉雨衣扛着沙袋的中年人挥汗如雨。

  “穿雨衣干活裹手裹脚,碍事还费劲。”这位中年人是石田村7组村民党员吴光荣。“我们村是月潭水库的库尾低洼地带,加高护堤既是保家园,也是增大库容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吴光荣说,身后是全村10个村民组近2000名村民,守住了堤坝,就守住了家。

  从当天晚上到次日下午5时,吴光荣与乡亲们一道连续奋战21小时,硬是肩扛背驮让2公里多的护堤“长”高了40厘米。

  “水位太高,已经不能过车了。”6月20日13时许,山洪倾泻而下,淹没了G237国道黟县渔亭镇高速出口附近路面,巡查到此的副镇长傅大中,打通了镇防汛抗旱指挥中心的电话。

  挂掉电话后,水位快速升高至约1米,担心发生危险,傅大中一边等待支援,一边引导群众避险。

  G237国道是连通黟县、祁门、休宁三县的交通要道,离高速公路出口仅1公里,如果受阻,不仅影响群众出行,还将影响防汛物资运送。渔亭镇党委立刻联系交通运输、交警等部门,实行远端控制分流,并紧急调运5台挖掘机,用两个多小时挖出一条泄洪沟,恢复交通秩序。

  “车漂走了,我被困在路口的一根电线杆旁。”6月20日17时30分,歙县公安局北岸派出所接到司机卢某的求助电话。副所长饶伟敏与同事们赶到时,卢某已体力透支、脸色发白。

  “卢某所在的道路旁边是一条河,水已经快要与路齐平了。”饶伟敏从警车上取下救生绳、救生圈后,在湍流中一步步 挪向卢某。在距离卢某八九米远时,水已经到了饶伟敏的腰部,无法继续再前行。饶伟敏用尽力气将系着救生绳的救生圈抛给卢某,卢某接住后被拉到安全地带。

  “书记把他的雨衣给我披上,背着我就出门,蹚着水把我送到了小区高处。”提及社区党支部书记詹春晖背着自己转移,家住屯溪区昱西街道黎阳街社区黎阳新村的马京萍奶奶说,社区干部让她觉得“很温暖”。

  “占川河新村这里有20多级台阶,藏着我们科学防汛的‘秘诀’。”詹春晖告诉记者,自上而下数,水涨到第10级台阶,要开始加密巡查次数;涨至7级台阶处要开始动员一楼住户准备转移;继续涨到5级台阶意味着小区居民家中开始进水、人员需要转移。

  “社区居民都有我的手机号,我24小时开机,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找我。”詹春晖表示,防汛期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社区百姓安置好,尽可能把大家的财产保护好”。

  抢通通道 恢复秩序

  ——专业应急抢险力量挺进受灾地区,当好民生“稳定器”

  6月26日,记者沿着省道349从歙县森村乡前往小川乡。在距离森村乡政府约3公里处,有一处水毁路段,5.5米宽的路面被冲空至约2米,道路一旁便是湍急的洪流。

  “水流湍急,冲击力大,我们采取打钢板桩、加钢丝网、抛沙袋的方式,在护住路基的同时,避免水流直接冲刷路基,防止塌方再扩大。”冒着大雨,黄山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歙县分中心应急机动队队长郑健山带着队员们向断面处抛沙袋。

  工作人员沿着断面打起了数十根桩,水流虽然湍急,但是水位始终低于沙袋高度。一旁正常的路面得到较好防护,不时有公交车、电力抢修车等车辆路过。

  “这条省道直接关系森村、小川两个乡的防汛救灾,作为党员的郑健山身先示范,带着队员们吃住在一线,平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随时根据情况采取打桩、抛沙袋等措施,用过硬的专业素质保障受灾地区救援生命线的畅通。”歙县分中心负责人胡荣荣告诉记者,郑健山已经“钉”在这里将近一个星期。

  “好了,亮了!”6月26日19时45分,伴着歙县森村乡黄备村公园台区新建变压器完工投运,刚刚因为接线而断电的周边居民家中的灯重新亮了起来,公园台区党员干部包保抢修点负责人、歙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徐俊和同事们开心地叫出声来。

  6月20日晚,受山洪影响,公园台区变压器损毁。在公路抢通后,徐俊和同事紧急送来2台应急发电机保障居民用电。同时实地选点、申请设备,谋划建设新变压器。25日,新建变压器工程开工,徐俊等人连续奋战2天,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

  “晚上回去开调度会,明天转战别处,继续全力以赴保供电。”徐俊表示。

  保路通、保供电、保供水、保通信、搜救被困人员、转运群众、运送物资……黄山市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园林、消防等单位全力以赴投入到抢险救灾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以消防为例,至26日11时,黄山市消防救援队伍(含增援力量)已出动消防救援人员2318人次、消防车辆449辆次、舟艇148艘次,疏散营救遇险被困群众3523人,排涝307215立方米,清淤248吨,冲洗路面60430平方米,运送生活用水77吨。

  军民连心 守卫家园

  ——人民子弟兵倾力守护,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泥泞的战靴踏遍受灾地区,灰色的迷彩浸透汗水。在接到上级命令后,火箭军某部官兵迅即响应,连夜驰援黄山市抢险救灾。

  该部指挥员介绍,受领这次抗洪抢险任务后,他们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积极与地方政府联合会商,跟踪研判汛情灾情,研究确定救灾行动计划,划分重点区域,统筹成立临时党支部分工协作,设立党员突击队,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洪救灾一线。

  6月20日晚,在一处受灾村落,河水漫过河堤,部分民众被洪水围困,水流湍急,救人刻不容缓。综合研判后,该部现场组织党员先锋队乘坐冲锋舟挺进洪水,驶入被困群众家中,成功救出2名行动不便的老人。“看到解放军来了,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受救助的老人说。

  6月21日,休宁县榆村乡富溪村突发山洪,造成山体滑坡,唯一一条进出村的公路被阻,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

  该部党员骨干冲锋在前,每个党支部负责一片任务区域,每个党小组坚守一个任务点位,每名党员带领一支小分队快速装填滑坡淤泥、搬运传递沙袋。党员李磊一人扛着两个沙袋,一边跑一边鼓励身边战友;党员张明磊摘下手套,不顾伤口疼痛,用铁锹飞快地装填沙袋……“跟我上”“让我来”的呼号声此起彼伏。

  连日来,该部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经过四个批次救援队伍的连续奋战,共计挽回群众财产数十万元,转移救助群众200多名,帮助1所小学、20余户民房完成灾后清淤,建立起多条安全通道。

  “我希望洪水早日退去,让百姓尽快恢复原来的美好生活。”6月25日,在暴雨间隙,武警安徽总队黄山支队机动中队的60多名战士在歙县临时休整点,召开了抗洪经验交流分享会,战士黎龙分享经验时说。

  接上级命令后,该中队60多名战士持续奋战抗洪抢险一线,相继完成转移受困群众、清淤排水、物资清运等任务。在这支队伍里,包括黎龙在内有25名党员,他们干在前、冲在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出动前夕,中队党支部在考虑参加任务的人员时,决定不让入伍时间较短的列兵参加。但入伍前就是大学生党员的列兵陈洪主动请战:“我是党员,应该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能因为入伍时间短就丢掉这份责任。”

  6月23日中午,由中队官兵组成的突击队匆匆向绍濂乡岭口村深处走去,搜寻仍未下山的村民。一路上,湍急的水流、坍塌的房屋、冲垮的农田不断出现,队员们脚下是掏空底基、摇摇欲坠的道路,头上有不断掉落的碎石及随时可能滑下的山体、树木。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成功将300多名村民转移至安全地带。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吴江海 武长鹏 刘 洋 袁中锋

【编辑:胡钰雯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v2.2.9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