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加勒比在线观看少妇“科特估”爆火!热门ETF梳理

加勒比在线观看少妇“科特估”爆火!热门ETF梳理

2024-06-13 16:44:41 来源:加勒比在线观看少妇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近期,科技行情迎来反弹,“科特估”概念横空出世。什么是“科特估”?和“中特估”有什么关系?上涨逻辑在哪里?投资者又该如何参与其中?

  一、什么是“科特估”? 

  “中特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简称,科特估”则是“科技特色估值”的简称,具体指市场对具有战略稀缺性资源或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公司的估。

  “科特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今年3月10日的一份名为《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的报中“科特估”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先进智,外部环境的不友好导致中国科技制造行业的估值出现明显低估,亟待“科特估”突围。

  “科特估”作为一个新的估值体系和投资方向,凸显了中国科技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并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有限公司的注册成立,以及“数字中国”等长期政策的影响,都为科特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科特估”和 “中特估”有什么关系?

  共同点:与“中特估”相呼应,“科特估”也被认为是“安全”资产。在国家战略层面,两者都受到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的影响,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安全。

  不同点:“中特估”或更多地关联于传统行业和国有企业的估值重估,而“科特估”则侧重于新兴科技产业和创新驱动的公司。

  关系:“科特估”可以视为“中特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延伸和深化。

  “科特估”主要包含哪些行业和细分领域?

  科特估聚焦于三个主要的行业和细分领域:

  优势制造:指的是中国在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如新能源车和通信等,这些领域已经实现了自主可控,但面临产能过剩问题,需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自造:涉及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基础工业,这些是可能被欧美“卡脖子”的领域,需要通过财政补贴和新型举国体制来实现自主可控的“硬科技”。

  先进智:包括前沿科技如AI和生物技术等,这些领域没有现成的技术路径,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研发,同时也需要改善营商环境和优化上市制度来鼓励企业发展。

  “科特估”上涨逻辑是什么 

  政策端来看,高端制造、硬科技都属于是新质生产力的范畴,“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芯片、AI算力、5G等相关扶持政策也在持续推进中;

  估值端来看科技股目前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上的低位。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可以观察到:2020年之前中国半导体的估值长期高于美国,但2020年美国对华科技封锁以来,即便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盈利能力持续优于美国,但其估值水平相对美股则明显恶化。

  本质上,“科特估代表了转型升级中的新质生产力,是重要的安全资产。尽管当前可能面临市场低估,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科技破局势在必行随着政策加码扶持力度、技术进步发力和市场认可度的提高,这些领域有望实现价值重估。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者来说,科特估”或许提供了一个布局未来增长潜力的机会。

  投资者如何参与“科特估”行情 

  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掘金“科特估”,需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同时采用合适的策略来配置。

  1、核心+卫星策略

  通过核心资产的稳定性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同时利用卫星资产的高增长潜力来追求更高的回报。例如,核心部分可以选择像中证A50、中证100这样的蓝筹宽基,卫星可以考虑加上科技ETF、信创ETF基金这类聚焦科技赛道龙头股的行业主题ETF来增加弹性。

  2、哑铃策略

  在投资组合中同时配置两种极端的资产,通常是两种具有不同风险和回报特征的资产,结合两种资产的优势,以期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获取更高的回报。例如,哑铃的一端选择配置“中特估”,比如银行、地产类资产,哑铃的另一端则配置“科特估”,比如科技、电子、国防军工。

  在这里,我们整理了A股能够代表“科特估”概念的ETF列表,供大家参考:

  “科特估”概念代表ETF

责任编辑:杨赐

【编辑:蔡明宏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5.7.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