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归来 “月球快递”派送成功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26 15:26:49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归来 “月球快递”派送成功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顺利降落在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成功带回世界首份“月背土特产”,53天的漫长地月旅行圆满结束。

  此次回收任务是四子王旗着陆场时隔近4年再迎“嫦娥”回家,一支直升机回收分队、一支地面回收分队提前集结在预选着陆区附近,静候新的“月球快递”到来。

  自5月3日发射以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历经11个飞行阶段。从轨道切换到月背着陆,从月背起飞到九天凯旋,每个飞行阶段环环相扣,步步关键,再入回收是嫦娥六号任务的最后一关。

  25日13时20分许,距离地面大约5000千米处,嫦娥六号返回器与轨道器分离,随后返回器独自以接近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这一速度比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速度要快得多。为此,从月球归来的嫦娥六号返回器首先进行了一次高难度的“太空水漂”,完成降速。返回器高速进入大气层 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再以大约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气层,返回地面。

  距离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嫦娥六号返回器的降落伞在空中打开,为返回器继续减速。在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的拖曳下,返回器“摇头晃脑”,于14时07分翩然落地,人们期待已久的“月球快递”如期“派送到家”。科研人员搭乘直升机迅速抵达着陆现场,检查返回器的着陆情况、返回器姿态及主伞连接情况,并拍照记录。

  据了解,回收后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将空运至北京开舱,携带的月球样品后续将移交给地面应用系统,以开展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

  这是中国科研人员收到的第二份“月球礼包”。相比嫦娥五号月面取样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月背采样挑战更大、难度升级。面对月球背面更加复杂崎岖的地形,科研团队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月背着陆的选址方法;月背采样没有先例可循,科研团队研发了一套“挖土神器”;月背工作无法进行地月“通话”,科研团队研制了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有力的鹊桥二号中继星。

  53天的“月球出差”期间,嫦娥六号探测器创造了多个“首次”,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返回、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中国国旗、首次回传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

  “过去,急诊科没有什么学科特色,被称为‘万金油’。但是现在,急诊医疗体系甚至成为一个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孙悦晨说。

  随着“姑妈”队伍的临近,舅舅舅妈迎接方队立刻热闹起来。大家将沉甸甸的牛角杯端起来,向每一位进寨的“姑妈”表示娘家人最热情的欢迎。喝过一道道拦门酒,“姑妈”们正式进入到芦笙场,大家围成圈,伴随木鼓声,大家一起跳起了团圆舞。

  “过去一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共组织了46场活动,特别是在浙港两地青年交流方面,我们带领香港青年走进浙江舟山和嘉兴,和两地的青年团体结成了同心伙伴。”蒋思雨告诉记者,浙江旅港青年会还成立了义工团,发动年轻人的力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

  斗鱼主创团队介绍:“在节目表达上,我们提出了比如编排大型歌舞,或者歌手结合团舞等形式,最终确定了邀请京剧武生演员,以新国风的流行化风格进行歌曲演绎。”团队在克服演员、导演团队、制片方多地线上协作等困难的同时,与盛典制作人进行多次方案交流,顺利推进节目筹备,力求呈现出最好的播出效果,在强化歌词意境表达的同时,为主播们的舞台增添了精彩看点。

  《2023中国诗词大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诗词如何观照当下生活、如何映射万千心灵、如何凝聚时代共识、如何鼓舞团结奋斗,展开全方位的创作。秉持“开门办大会”的理念,节目始终将镜头对准亿万大众,讲述他们“与诗词结缘”的生动故事,拉近大众与诗词文化的距离,展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强调在平凡中见精神,在生活中见气象,在日常中见格局。

  相比春运时的挤,夏天是最难熬的,车厢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宛如蒸笼。“挂在车顶上的小电扇马力开足也没用。”赵泽强说,“实在熬不住,就从南京、济南等大站弄几块冰块上来,外面裹上毛巾,抱着睡觉。”

吴慧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