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心之所系 行之所向(香江在线)

来源: 学习网
2024-07-01 03:50:15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内,香港儿童合唱团团员思瑶正与小伙伴们齐声高歌,台下观众自发加入合唱,现场气氛热烈。

  心之所系,行之所向。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4月,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旨在协调特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对接,在不同层面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近来,香港的大街小巷、课堂内外,形式多元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吸引了青少年踊跃参与,爱国爱港热潮涌动。

  曲径蜿蜒,壕沟遍布,港岛筲箕湾的一座小山上,香港海防博物馆向海而立。

  “这是香港唯一以军事为主题的博物馆,2022年11月重新开放后,我们加强了香港保卫战、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等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展陈。”香港海防博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梁明颖说,期望观众能更深切地认识这段抗战历史,缅怀当年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同胞,明白香港与国家血脉相连,提升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5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海防博物馆将于今年9月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通过专题讲座、历史考察、巡回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做好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携手社会各界着力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爱国精神,积极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让青少年从小培养国家意识、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推行初中中国历史科新课程大纲、《香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及15个科目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所有中小学在每个上课日、元旦日、香港特区成立纪念日和国庆 日升挂国旗,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国民教育——活动规划年历”指导中小学配合重要节日开展国民教育活动……随着一连串举措在香港落地,“爱我中华”的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

  “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的首项活动,是举办以‘爱国爱港爱社区’为主题的吉祥物创作及标志设计比赛,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爱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香港特区政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说。

  6月初接到该比赛的邀请函后,元朗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韩晓愉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除了校内宣传,她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对一交流,引导他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抒发爱国爱港之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细水长流、深耕细作的工作。”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希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与社会各界深化合作,在学校及社区层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并善用媒体平台做好传播工作。

  交流交往,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祖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再到世界领先,这份自豪感让我对星空更加痴迷。”2月,历时3个月的“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在香港闭幕,香港中学生沈子雯仍然意犹未尽。

  “极地科学家们的勇气、智慧和民族精神值得我学习。作为中国人,我感到很骄傲!”4月,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及南极考察队访港,参加交流活动的香港培侨中学学生陈开元激动万分。

  “国产大飞机凝聚了我国无数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是中国智慧的结晶。”6月,搭乘东航C919执飞的MU7192航班由香港前往上海实习,香港树仁大学学生武世鹏心潮澎湃。

  …………

  一个个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香港青年学子们的爱国心、报国志。“这是一堂生动的国民教育课。”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说,将国家发展与学生梦想紧密相连,可让学生对国情有更深刻的了解。

  蔡若莲表示,香港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式推行国民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小学阶段的常识科涉及国民身份认同、中华文化等内容;中学阶段,中国历史科已成为初中独立必修科目;高中阶段,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紧扣国家发展。一系列课程设置,致力于加强对香港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者了解到,全港高校及中小学正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赴内地交流和实习计划,帮助香港青少年增进对祖国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为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震撼,为祖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而赞叹……前不久,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国家安全教育参访团”活动举行,来自17所中学的75名校长和师生前往北京、上海和杭州参访学习,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良渚博物院等地参观。

  “看升旗仪式时,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心中涌起深深的敬意,我愿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的学生说。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要增强香港的国民教育,前往内地交流是其中重要一环。学生们通过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可深化课堂所学,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社会同心,开创国情教育新实践

  今年元旦,香港新田永平村的一座丁屋前,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微风中冉冉升起。这里是香港民间首个爱国主义教育展厅的所在地。

  刻着“有国有家”的陶瓷水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黑白照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纪念封……200余件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无声讲述着香港同胞的家国情怀。

  展厅策展人之一、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表示,设立展厅旨在于社会层面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让香港青少年成长为兼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爱国者。

  民间机构是香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力量。于2023年成立的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金会日前推出助学金计划,为基层家庭的中小学生提供学习资助。“希望通过基金会平台,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正确认识香港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解国家的发展道路,树立国家观念和家国情怀。”基金会会长谭锦球说。

  《国旗国徽国歌知多少》系列读本、《我的家在中国》丛书、《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安全》绘本……提及面向香港青少年的主题出版物,香港联合出版集团业务发展与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梦如数家珍,“这些生动的国情知识读物‘有趣又有料’,可帮助幼儿及青少年读者了解国家,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李梦介绍,集团所属香港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商务印书馆等每年出版中英文新书约2000种,其中国情教育题材出版物有数百种,屡获海内外出版大奖。

  打开AR(增强现实)游戏,走进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看王希孟挥毫赋彩,行云流水间“青绿”盛放眼前;戴上MR(混合现实)眼镜,仿佛置身大自然中,跟随二十四节气而变换的场景栩栩如生,伸手可触……6月初,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旗下公司创立“中华文化有意思”融合出版项目,致力于以数字科技赋能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目前,该项目已在多所香港中小学试行,师生反馈积极。

  面对国人出境游的热情,国内多家旅游平台迅速行动,纷纷“上新”旅游产品。来自中青旅的数据显示,以出境机票、酒店、签证办理和相关目的地旅游服务为代表的需求和咨询量激增,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是出境游最热门的目的地。据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观察,出境游放开后签证办理业务快速升温,新一批出境游的游客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消费能力和旅行规划能力较强。

  华漕镇赵家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张琴告诉记者,乡村春晚最初是过年的传统项目,大家一起热闹一下,共享美丽乡村的成果,共同庆祝春节。现在有了社会各方的支持,有了更多人员的加入,乡村春晚越办越好。“今年更是意义重大,这不光是庆祝春节的一次晚会,也是我们满怀信心再出发的起点。”她说。(完)

  “丰收好物计划”提出的品牌成长全域经营模式,正好切中了柳树兴的难题——通过视频号、订阅号、视频号小店等数字化工具开展公域直播,继而将在公域进行商品交易的用户转化为农产品品牌的私域资产后,最终建立起品牌自有经营阵地,“一场主播在生产车间场景化直播的活动,3天时间能卖出100多万元”。

  为有效解决科研院所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问题,该院研究制订科研助理聘用实施办法。前不久,一位科研人员牵头编撰某课题报告。没想到,报告出版前,涉及具体出版业务的大量繁琐事宜,让他压力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7月份“停贷潮”的影响下,出于对项目停工的担忧,国央企背景成为开发商的一项关键优势。据一TOP20房企内部人士透露,“‘停贷潮’影响了大家对民企的信心,认为民企的交付可能会出问题,因此更愿意去买国央企的房子。”

  这几年,李二口村变化颇大。原来村民住的山腰旧址上,盖起长城博物馆;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远山上,一段段土夯长城被浅浅白雪覆盖,矗立在山间。山脚下,一群老朋友们在屋内谈天说笑唠家常,共同迎接兔年到来。(完)

王怡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