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制服日韩一区二区汇丰押注中国公募市场,欲10亿“拿下”汇丰晋信基金31%股权?

制服日韩一区二区汇丰押注中国公募市场,欲10亿“拿下”汇丰晋信基金31%股权?

2024-06-13 22:05:52 来源:制服日韩一区二区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中国公募市场规模突破30万亿元之际,市场传出外资巨头汇丰控股旗下汇丰投资可能要花费10亿元,从山西信托手中买下汇丰晋信基金31%股权,从而掌握后者实控权。据悉,汇丰控股当前正持续拓展中国市场版图,并夯实其财富管理业务。

  近年来,汇丰晋信基金管理规模几经起伏,整体较为平淡。但外资汇丰控股依旧对其情有独钟。

  6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汇丰控股旗下汇丰投资有意斥资10亿,从山西信托处购入汇丰晋信基金31%股权。按此计算,交易完成后汇丰投资将得到该基金公司八成股权,一举成为实控人。

  这一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去年7月份,山西信托就欲将汇丰晋信基金31%股权以10亿元的价格挂牌卖出,并表示汇丰投资在此过程中具有优先购买权。

  另一方面,当前汇丰控股也正持续扩张中国市场并充实其财富管理“宏图”,而汇丰晋信基金恰属公募基金行业一份子,因此“掌控”该公司也与汇丰控股的发展诉求极为契合。

  而作为外资的汇丰控股垂涎公募系后者“钱景”可观。超30万亿元的规模此前更是吸引莱德、富达、宏利、“大小摩”在内的外资机构的驻足。

  汇丰晋信基金“易主”?

  6月12日,据中国证券报披露,有传言称汇丰投资已与山西信托达成协议,前者将支付约10亿元收购31%汇丰晋信基金股权,交易正待审批。而在2023年7月,山西信托曾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处以10亿元挂牌转让其持有的31%汇丰晋信基金股权,并补充说明汇丰投资享有优先购买权。

  官方信息显示,作为绯闻收购一方的汇丰投资隶属汇丰控股;其在2005年与山西信托一同出资组建汇丰晋信基金,且持有公司49%股权。另一大股东山西信托则手握公司51%股权,为现有实控人。

  倘若股权交易消息属实且最终能够实现,那么汇丰投资对汇丰晋信基金的持股比例会上升至80%,并且还将代替山西信托成为公司新的实控人。

  除了欲将汇丰晋信基金收入囊中之外,汇丰控股近几年还在中国市场多处落子。

  就在6月11日,汇丰银行(中国)(下称“汇丰中国”)承接了花旗在北上广深等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理财资产及个人存款,总额约合36亿美元。

  汇丰中国表示,此次事件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外资银行财富管理赛道的竞争优势,对集团在内地推进的“大财富管理矩阵”策略发挥更加关键作用。

  再往前看,2023年9月,汇丰保险经纪官宣取得基金销售资格,这也意味着其集齐“基金+保险”双牌照。

  更早之前的2020年5月,汇丰保险(亚洲)对合资公司汇丰人寿进行50%股权收购;2021年12月底交易获批后,汇丰人寿成为中国第三家外资独资寿险企业。彼时汇丰亚太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曾表示,全资控股该公司意味着汇丰离成为亚洲领先财富管理机构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综合而言,汇丰控股扩展中国市场版图之时,还颇为注重发力财富管理端。而公募基金是财富管理的重要一环,且目前规模极为可观。

  根据今年5月份的数据,截至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 首次突破30万亿元。由此来看,汇丰系欲上位成为汇丰晋信新东家也不难理解了。

  发展停滞的汇丰晋信

  汇丰控股可能“入主”的汇丰晋信是一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其资产管理总规模排名长期徘徊于七十至八十位左右。

  此前其也一度发展迅猛。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至2021年年末,公司管理总规模从221.43亿元迅速攀升至564.4亿元,用时两年实现翻番。

  其中,汇丰晋信旗下的权益类产品贡献巨大。具体来看,同一时期内,公司股票型基金规模从86亿元涨至203.5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从31.18亿元涨至165.55亿元。

  截至2021年末,汇丰晋信基金权益类产品占总规模比例为65.4%,相较2020年一季度提升12.5个百分点。

  然而,伴随着2022年后股票市场逐步走弱,汇丰晋信基金的“成长性”亦遭遇受到抑制。

  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末,公司管理总规模从557.67亿元缓慢下滑至512.19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管理总规模进一步萎缩至462.73亿元。

  此前撑起规模半边天的权益基金也不如人意。具体来看,汇丰晋信旗下股票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末的203.5亿元下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99.96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自2022年二季度最高的220.25亿元回落至2024年一季度的119.26亿元。

  规模下滑,收益率也不理想。

  着眼汇丰晋信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可以看到曾获2020年公募股基冠军的陆彬也于近年遭遇“滑铁卢”。

  据私募排排网“经理收益曲线图”显示,截至6月12日,陆彬最近2年总业绩录得-34.69%,落后沪深300指数24.61个百分点。2024年年内维度看,陆彬麾下合并份额后的7只基金皆实现亏损,其中“汇丰晋信时代先锋A”实现-20.33%的收益,“汇丰晋信制造先锋A”实现-19.1%的收益。规模方面,陆彬曾在2022年二季度掌管着339亿元的资产,但截至2024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跌落至133.66亿元。

  与此同时,债基跟货基被动成为汇丰晋信基金的规模支柱。

  汇丰晋信麾下货币基金规模则基本平稳,截至最新一期收于150亿元关口。债券型基金规模则从2020年三季度的3.08亿元上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93.46亿元,三年时间内增幅高达30倍。

  也就是说,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汇丰晋信整体规模为462亿元,债基跟货基加起来超过240亿元,占据总规模的比重为52%。

  外资抢滩20万亿公募市场

  或基于财富管理业务潜力,此前多家外资机 构就已纷纷现身国内公募基金赛道。

  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公司外资股比例限制后,欧美金融巨头成为第一批通过主动创建公司方式“入局”的资本。

  2020年8月,证监会同意贝莱德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2021年6月18日贝莱德基金正式开业;2021年三季度,同为外商独资的富达基金与路博迈基金管理获批成立,此后两者分别于2022年12月及11月展业;2023年1月13日,注册资本2.6亿元的施罗德基金亦获监管准许设立。

  2023年8月,证监会通过德国保险巨头安联集团下属安联基金设立事项,2024年4月17日,该公司获开展公募基金资格。而联博基金在2023年3月核准成立后,同样于2024年1月2日取得公募基金业务资质;并且,该基金还在5月28日宣布增资1亿元。

  此外,部分欧美资本亦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来掌握公募基金公司控制权。

  2022年11月18日,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子公司宏利资管(新加坡)从“泰达系”处接手原泰达宏利基金51%股权。

  至此,宏利资管(新加坡)与宏利资管(香港)持股比例分别达51%及49%;因而,宏利集团正式成为原泰达宏利基金的实控者。2023年4月23日,泰达宏利基金正式更名为宏利基金。

  2023年1月19日,在麾下摩根资管受让上投摩根基金2.5亿元出资获批后,摩根大通成为该基金公司实控人。同年4月12日,“小摩”将上投摩根基金更名为摩根基金。

  2023年2月3日,证监会批复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51%股权转让事宜,核准摩根士丹利成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实控方。同年6月,原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改头换面”成摩根士丹利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已经“明牌”的传统欧美资本外,“财大气粗”的中东势力或也潜存着对国内公募基金赛道的布局意愿。据证券时报今年6月6日报道,当前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的卡塔尔投资局决定从春华资本处购买华夏基金10%股权,当下正处于监管审批阶段。

  

责任编辑:杨红卜

【编辑:吴旻源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app安卓v2.3.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