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博物馆走红 成乡村旅游新宠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28 18:04:48

  中新社合肥5月3日电 题:乡愁博物馆走红 成乡村旅游新宠

  中新社 记者 张

  “五一”假期,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昱中街道长亭路36号的徽州乡愁博物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来自杭州的游客汪程平在《乡愁》诗文前凝视良久,他感慨地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乡愁总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它提醒我们不忘初心,记得我们来自哪里。”

  随着乡村游的逐渐火热,中国多地建立起乡愁主题博物馆,以此承载地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乡愁主题旅游成为新热点。

  走进徽州乡愁博物馆,整体建筑由两栋古民居改建而成,粉墙黛瓦,古色古香,这里曾是徽州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从徽州走出去的知名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程道德,怀着对家乡的浓厚情感,将个人收藏的古籍、字画、文书等270余件赠与家乡,并陈列在博物馆中。

  “乡愁是人类对家乡和出生地的深切思念。”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认为,在中国,乡愁与农耕文明紧密相关,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得中国人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有了“安土重迁”的观念,乡愁体现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紧密联系。

  胡世诠是台湾安徽同乡会监事长,祖籍安徽颍上,在台湾桃园开了一家餐厅,餐厅不仅有徽菜,还有来自家乡的摆件和装饰。“我们餐厅做的是家乡味,是妈妈的味道,这是属于我的‘乡愁博物馆’,也是我对安徽的念想。”胡世诠说,乡愁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它不仅存在于“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样的诗词文字之中,还通过家乡菜、建筑、家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形式传承。

  根据《抖音2024乡村文旅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新增乡村内容数10.9亿个,播放量近2.8万亿,乡村文旅“打卡”次数超7286万次,同比增长21%。数据显示,乡村游成为文旅市场的新热点、新潮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翁飞表示,中国各地乡愁博物馆的建设和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吸引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乡愁可以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乡村治理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翁飞建议,乡愁博物馆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化,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做到“一馆一策”,避免简单复制和同质化;同时要因村制宜,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突出“一村一品”,让乡愁博物馆真正成为传承文化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完)

  经营者赠送物品或者服务(以下简称赠品)的,应当标示赠品的品名、数量。赠品标示价格或者价值的,应当标示赠品在同一经营场所当前销售价格。

  孙志雪比顾路红小不少,是马兰村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90后。小时候,她跟着邓小岚老师学音乐;考研时,选了音乐教育专业。家人问她,为啥选这个专业?孙志雪回答,我早想好了,要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生的事业,邓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个体工商户不需要记账报税?这几个误区要注意。

  攀岩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运动,而可以在一幢高达一百多米的城市大楼上攀岩,是不是很酷?记者从中建西南院获悉,全球最高的室内攀岩峡谷将现身成都,而且在闹市区。

  “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就在那一刻,邓小岚决定:回去,回马兰去!为乡亲们做点事,让山里的孩子把歌唱起来!音乐可神奇呢,好的音乐能陶冶人,塑造人,给人信心,给人力量。对孩子们来说,音乐可以张开他们梦想的翅膀,为他们的人生带来无限可能。

  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再度激发了人们对AI技术的想象空间,迫不及待开始探索用ChatGPT代替人工的可能,金融业更是冲在最前。最先试水的是证券分析师,通过事先准备好的文章框架,以提问形式将关键词喂给ChatGPT,一篇看起来像模像样的研报在短时间内竟真的顺利诞生。

魏柏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