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港生在沪实习:给未来多一种选择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7-01 18:17:27

  中新社上海7月1日电 题:“00后”港生在沪实习:给未来多一种选择

  作者 范宇斌

  正值暑期,众多香港大学生陆续“北上”实习、参访,其中不少港生奔赴与香港“很像”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体验职场,感受内地生活。

  怀着期待去上班

  港生唐睿妍学的是金融专业,想要改变自己的她选择了上海一家律所实习。“我每天怀着期望去上班。”在实习中,唐睿妍了解了律师的工作内容和流程,还学到了与不同背景的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港生蔡濬隆在实习中参与了“侨家记忆”项目,与同事一起拜访归侨侨眷,通过收集老照片、旧物件等记录鲜活的侨故事。“不少侨史事件我过去鲜有机会了解,这次实习很有收获。”同时,蔡濬隆的普通话水平也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突飞猛进。

  初次实习还有点紧张的港生黄禧蕾说,同事都很友好,公司还在端午节发了粽子。让她信心大增的是,两天时间完成了一份财务分析报告,“这是我第一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除了能力提升,港生也在悄然感受职场文化。“我仿佛加入了一个大家庭。”港生俞瑞洋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温情,同事总鼓励她不要怕,即使做错了也没事,“因为这句话我尝试做了许多事”。

  港生陈贻超则被“信任感”所打动:带教老师邀请他参加不同工作小组的会议,在会上征求他的意见和想法,并分享和讨论他的工作成果;他制作的推广文案还被刊登在公司网站上。

  “内地与香港法律制度不同,两边使用的文本格式、资料库也不同,需要慢慢熟悉。”港生罗芷颖曾在香港的律所实习。

  找寻当上海人的感觉

  虽然之前来过上海旅游,但蔡濬隆坦言,游客与实习生视角不同,后者更能找到当上海人的感觉。

  “在香港,我常听说内地发展迅速,亲身体验后感受更加真实。”蔡濬隆发现,沪港两地在生活上“蛮像的”,如饮食文化同样多元,五湖四海的美食汇聚一城。他最爱的是上海本地美食——小笼包、生煎包和红烧肉。

  相较于生活便利,港生更在意一座城市的“氛围”。蔡濬隆回忆,他进公司的第一天,同事就主动与他聊天,还与他分享下午茶。“我们聊着聊着,发现彼此相似之处不少,如两地年轻人都很拼,甚至有点‘卷’。”

  到了周末,蔡濬隆喜欢City Walk(城市漫步),发现沪港两地都保留了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筑,且都被活化利用。在四行仓库旧址参观时,抬头看到墙上的弹孔,蔡濬隆不禁感叹要珍惜当下。

  喜欢阅读的罗芷颖觉得与上海很有“书缘”,她很享受在旧书店“淘书”的快乐,还寄了一大箱书回香港。港生夏梓童和同学做了关于垃圾分类的课题调研,认为沪港两地垃圾分类举措可互相借鉴 ……

  给未来多一种选择

  实习终有结束的一天,港生在沪结下的情谊会继续。“下次来香港记得找我,我请客吃地道的港式茶餐厅。”蔡濬隆和同事这样约定。

  谈及未来,蔡濬隆觉得一切皆有可能。“这段实习经历可以给自己未来多一种选择,我将来也许会往社会工作方向发展。”

  通过这次跨专业实习,唐睿妍开始思考自己真正喜欢、适合做什么,而非被所谓的“主流”所束缚。她认为,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应该做更多尝试,找到自己所长与所爱。

  张朝辉是看着各类与机器人相关的影视作品长大的。后来他考入西安交通大学,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都在做机器人相关研究,接触机器人领域前沿科技后,便越发热爱了。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解放路实验学校校长 许卫东:从爱家,爱校到爱国,厚植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在这场比武中,这种实案化的考题处处可见。特战队员时刻面临着处置复杂突发情况,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应对。

  参加了大大小小十余场比武竞赛,这样的设置,佟佳楠还是头一次遇到。

  海鲜销售商 郝先生:从凌晨一点钟左右营业,目前为止大概有五六十单了吧,这都是单子,大概一天的销量在1.2到1.5吨。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陈幼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