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黄色视频下载管理好的基金经理都去哪了?

黄色视频下载管理好的基金经理都去哪了?

2024-06-13 09:47:10 来源:黄色视频下载管理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今年以来,关于公募基金经理的薪酬的议论声不断,从“限薪”到“退薪”的传闻更是层出不穷。就在上周,有消息传出“公募基金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元以上被要求退薪”,引发了广泛讨论。

然而,诸多讨论的矛头最终都集中在一些基金经理业绩不佳、领高薪“德不配位”的问题上。

的确,伴随着近几年股市的波动,许多主动基金出现了大幅的亏损。

这也让很多人心中有了疑问,基金经理们的主动管理能力越来越差了吗?好的基金经理都去哪了?

能力的悖论

在体育竞技中,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随着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渐提高,胜者的赢面越变越小。

比如在奥运的马拉松竞赛中,1896年奥运会男子冠军和亚军之间的成绩相差了7分钟,而到了2020年,这一差距仅剩下1分钟。

是因为选手不够优秀了吗?

当然不是。从记录来看, 2016年和2020年的马拉松冠军、肯尼亚选手埃鲁德·基普乔格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优秀的选手。

然而,随着全世界有越来越多优秀的选手参赛,再加上训练方法的不断改进,选手们的整体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类似的逻辑也适用于主动管理基金经理的比拼中。

尽管A股市场的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但毋庸置疑的是,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出现了显著提升。

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

与此同时,市场上基金经理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截止2023年末,全市场共有3670位基金经理,过去十年每年都保持着10%以上的人数增幅。

随着基金经理人数的增加,行业也变得越来越“卷”。或许在10年前,来自名校且高学历只是成为基金经理的“加分项”,但如今,“清北复交”学霸只是入行的门槛。

随着更多资金被“聪明”的专业投资者管理,想要用专业投资技能击败对手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曾经许多看似出类拔萃的基金经理,现在可能只能算是行业平均水平。

越“卷”越“平庸”

照这样来说,在体育竞技中,越来越强的参赛者和科技可以不断提升和突破人类极限,那为什么基金经理卷起来之后,我们的实际收益却没怎么提高呢?

这是因为,主动投资是一个越“卷”越“平庸”的竞赛。

主动基金的主要目标是战胜市场,获取阿尔法收益,这意味着需要比别人更早地发现和把握市场机会。

但专业投资者人数的增加和更充足的投资知识和训练,却让一些曾经帮助主动管理脱颖而出的“魔法”逐渐消失。

首先是技术和数据。

早在30年前,只有大型机构才有资源和技术可以购 买和操作计算机,并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和科技快速处理信息,从而获得

但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信息变得更加民主化。小型机构甚至散户都有机会获得相同的技术和数据资源,可以完成和大公司类似的投资分析。

机构之间、以及机构相较于散户的技术和数据优势已经逐渐消失。

虽然最近十年量化投资的出现似乎增加了机构投资的信息和技术“技术壁垒”,但机构之间其实也很难拉开优势。行业人才的流动加快了量化知识的传播速度,曾经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知识,也很快变得广为人知。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基本面研究上。

在过去,主动基金经理会去挖掘市场忽视或者遗漏的细节来获取超额收益。比如,会亲自或者派研究员去对某品牌的最近销售情况进行草根调查,在财报发布前获得这个品牌的销售情况,从而赚取市场的预期差。

这种通过“勤奋”带来的信息优势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随着现在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想要获得对股价尚未产生影响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因素。

比如,打新曾是A股市场“无风险”高收益的盛宴,公募基金作为网下优先配售对象,在参与打新上享有一定的制度红利,很多基金也会采用打新的政策来增厚收益。但是随着注册制的广泛推行,打新可以带来的溢价和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新的战场

虽然这些变化对主动管理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但积极的一面是,市场在这些竞争下变得更加公平和有效。

现如今,主动基金经理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跑线上。尽管“最优秀”的基金经理看起来可能不如以前那样出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最差”的基金经理应该比过去更好了。

虽然前几年很多主动基金经理被“卷”到了赛道投资的路上,通过重仓押注一个赛道的极致投资方法来博取超额收益。

但随着热门赛道相继塌陷,那些曾经豪赌赛道的基金的业绩也一落千丈。而自2022年以来,市场奖励了那些坚持在全市场挖掘机会、做好均衡配置和组合风险控制的基金经理。

在这个新的“战场”上,主动基金经理的钱没有那么好赚,靠激进策略这种“取巧”方式带来的收益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当智商、信息和技术不再能带来压倒性优势时,对市场的认知、对投资策略的执行力成为了主动基金经理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面对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基金经理们是否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能够把握机会为投资者持续创造稳健的长期收益?他们是否能比其他投资者更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在市场变化中保持定力,并不断反思和进化?

作为投资者,比起基金经理的资质和背景,我们也更需要关注这些因素:

1

关注基金管理年限而非从业经验,尽可能避免没有过往基金管理经验和业绩的新人和新基金;

2

选择投资能力圈广泛的基金经理,观察基金经理过去的投资是否涉足不同的行业以及在这些行业上的投资情况,尽可能避免过去的投资收益只来源于某几只个股或者行业的“赛道型”基金经理;

3

通过持仓,观察基金经理在过去3-5年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操作和表现,是否有追涨杀跌的行为,在熊市的风险控制能力如何。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相信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不会完全消失,他们仍在这个公平且激烈的市场中努力奋斗。

推 荐 阅 读

1

揭开基金管理模式的神秘面纱

2

值得信任的优秀女性基金经理

3

如何安排你的“养老钱”?FOF基金经理们这样说……

作者|晨星中国编辑部 屈辰晨

编辑|晨星中国编辑部 陈昱融

免责条款:©2024 Morningstar 保留所有权。此处提供的信息、数据、分析和观点未经任何监管机构审查或批准,不构成投资建议;截至撰写日期,仅供参考;可随时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内容并非买卖任何特定证券的要约,也不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或准确性。过往表现不保证未来结果。Morningstar 名称和标识是 Morningstar, Inc.的注册商标。这里的内容包含 Morningstar 的专有资料;未经 Morningstar 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此资料、数据、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 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编辑:黄心贞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v5.3.4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