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激情四房文学险企发债迎来小高峰! 新华保险、利安人寿等接连出手 票面利率持续走低

激情四房文学险企发债迎来小高峰! 新华保险、利安人寿等接连出手 票面利率持续走低

2024-06-24 22:16:32 来源:激情四房文学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记者 | 吕文琦

  6月份以来,沉寂了数月的险企发债迎来一波小高峰。

  不过,面对承压的偿付能力,发债仍难解资本之渴,更有众多不满足发债条件的中小险企等待解开偿付能力之困。

  险企发债利率下跌

  6月18日,新华保险发行“24新华人寿资本补充债 01”,发行总额100亿元;6月12日,利安人寿发行“24利安人寿资本补充债03”,发行总额10亿元。

  新华保险称,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增强偿付能力,为公司业务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利安人寿表示,本次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进一步提高偿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支撑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太保寿险、中英人寿分别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发行人核心二级资本,提高公司偿付能力以支持业务稳健发展。

  伴随险企发债热潮的是利率不断下行。以利安人寿为例,其第三期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为2.59%,低于今年前两期的2.75%和2.78%。太保寿险永续债票面利率则跌破了2.5%,为2.38%。而新华保险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票面利率更低至2.27%。

  利率下行是当下趋势。2020年以来,保险资本补充债的发行平均票面利率逐年下降,已经从2019年的5.30%下行至2023年的3.66%,如今资利率已经来到2.5%以下。

  某国有大行债券投资业务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险企发行债券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整体利率下行,这导致了票面利率降低。同时,市场对险企信用等级和偿债能力的认可度提高,以及投资者对险企债券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发行利率的下降。

  偿付能力困境

  目前,保险公司补充资本,主要依靠内源性资本补充和外生性资本补充。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来自于累积留存的利润。不过对于成立时间不长、盈利能力不佳的保险公司,这条路并不容易。外生性资本补充则主要靠发债和增资,其中资本补充债一直为保险公司所青睐。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向界面新闻介绍,资本补充债只能提升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无法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而永续债可以同时提升两者。

  “在保险公司可选的资本补充工具中,可以计入核心二级资本的只有优先股、永续债等。”他表示。

  不过对于新华保险来说,偿付能力的压力未必是发债主因。新华保险发行前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142.62%和252.06%,远超监管要求。发行后,综合偿付能力预计仅提升约9.82个百分点。

  2020年5月,新华人寿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资本补充债券,总金额100亿元人民币,发行的利率设定为3.3%。该债券采用分段计息方式,按照年度单利计算,不累积计算复利。债券前五年期间,票面利率将保持不变;若新华人寿选择不行使赎回权,那么从第六年开始直至债券到期,后续五年的票面利率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0个基点。

  前述债券投资业务人士表示,本次新华保险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应是为了借新赎旧。“如果不赎回‘20新华人 寿’,公司将面临票面利率上升带来的偿债成本压力,年均利息将增加1亿元左右。而随着利息的下降,通过发行新债券和赎回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但对于更多的险企,偿付能力的压力才是发债的主因。以太保寿险为例,公司综合偿付能力从2021年末的218%下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196%;核心偿付能力从218%跌至108%。

  此次80亿元债券发行完成后,太保寿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108%升至116%,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196%上升至204%。与之相比,人身险公司2024年一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3.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6.2%。

  除了发债外,增资也是一条常见的“补血”之路。但是对于中小险企而言,近年来,股东的出资能力和出资意愿都在下降,叠加监管对于险企股东资质和来源审批趋严,增资“补血”挑战重重。

  有中型险企高管向界面新闻坦承:“偿二代二期在世界范围内看都是很先进的监管标准。但有一个问题是实施后保险公司股东不断向公司投钱,且公司保费规模越大,需要的资本金越多,因此股东投入会越来越多。但投入这么多却不见回报,这就导致很多险企股东想要退出。”

  自偿二代二期实施后,以寿险为主要代表的保险公司纷纷面临偿付能力吃紧。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向界面新闻表示,偿二代二期规则进一步夯实保险公司的资本,一方面对实际资本的认可标准更加严格和审慎,另一方面对最低资本的因子进行更新以客观反映不断上升的风险状况。因此,对于很多寿险公司而言,规则切换会带来偿付能力充足率(尤其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同程度的下降。

  考虑到当前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上遇到的挑战,监管已下发多项措施,缓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之困。

  2023年9月,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优化政策出台,在偿二代二期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资本监管、优化资本计量标准、优化风险因子,缓解了行业偿付能力压力。

责任编辑:刘天行

【编辑:陈逸凡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app v5.2.5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