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20天狼手机影院电视剧华熙生物“对峙”前员工:急速扩张后“早晚”要面临的问题

2020天狼手机影院电视剧华熙生物“对峙”前员工:急速扩张后“早晚”要面临的问题

2024-06-27 21:33:11 来源:2020天狼手机影院电视剧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华熙生物指出,因为高速发展的历史原因,华熙生物在人员引入时出现过鱼龙混杂,个别行为作风有待商榷的社会人员被招聘到相关岗位。同时已完全掌握相关个人侵犯知识产权、违反竞业禁止约定、违规违法套取经济利益的全部事实,必将维护投资者权益与市场正常秩序。

一位华熙生物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声明主要针对华熙生物旗下品牌“夸迪”的前相关负责人枝繁繁(本名程菲),主要矛盾在于员工想脱离华熙生物单独创立个人品牌。

另一接近华熙生物的相关人士此前对记者表示,枝繁繁是夸迪品牌的初创团队成员之一,可能负责一些品牌传播工作,担任类似品牌总监职务,而非所谓的品牌主理人。

一位医美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华熙生物可能早晚会出此类问题,这与其创始人团队特点有关,企业在明辨合作企业和引入人员方面需要有所改进,也与华熙生物的发展路径有关,当前医美行业早已不是上个发展阶段的粗放型快速增长,当下要拥抱医疗和医生,而非过度注重营销和卖货。

“被离职”的前员工

近日,枝繁繁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表示夸迪官方客服号在所有的代理商群内公然造谣称代理商被拖欠的货品和奖励都与其有关,最终起诉华熙生物,要求后者公开道歉、澄清事实。枝繁繁还曾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自己被前公司职场霸凌。

据了解,2018年6月华熙生物夸迪品牌正式发布,定位为专业抗老品。此后,夸迪从2018年销量不到5000万元,到2022年在全平台销售额突破15亿元大关,成为华熙生物旗下第二个10亿级品牌,后续经历销量阵痛,目前正调转航向。

而枝繁繁也在社交媒体上自称曾为夸迪品牌主理人。

华熙生物在声明中指出,其任何品牌从未基于个人形象和个人能力得以发展,同时也认识到,相关品牌的发展成绩并非因为企业已完成多方面探索,而是更多受益于大时代的馈赠。

2024年3月,枝繁繁在多个平台发布视频疑似告别夸迪品牌,之后称自己是“被离职”。

而上述声明进一步显示,华熙生物在人员引入时,相关人员显示出无原则无理想、做一吹十、炒作个人IP、毫无守法合规意识等个人作风,必然成为这一轮组织变革的重点调整对象。

“个人发展环境造就的天性使然,相关个人无反思,无守法意识,继续编造逻辑可笑的概念,通过恶意攻击炒作个人IP,试图用早已过时的手法为自己的违规生意吸睛拉粉,其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程度也无法理解华熙生物的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能力。”该声明指出。

对此,枝繁繁在社交媒体中发布信息称:“这份法律声明显然不应该是一家上市公司应该有的水平,是谁?发生了什么?谁要负责?这份声明都没有说清楚。虽然我已经离职,但作为投资者(尚有一点期权,未来得及卖出),有义务指出这一点,来维护我的权益。”

“当然如果未来点我名,我和我的法务团队将一一回复,特别是这份声明里明确充斥着各类不实信息。这一次,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够阻止我和我的新牌与你们见面。”枝繁繁表示。

而上述声明也似乎针对枝繁繁建立的新品牌有所回应——华熙生物已完全掌握相关个人侵犯知识产权、违反竞业禁止约定、违规违法套取经济利益的全部事实,无论受到任何短期干扰,将坚定地推进管理变革。

据了解,2023 年华熙生物就已开始组织人事架构调整,包括研发体系的变革,以及部分重要品牌的管理团队也相继被撤换和调岗,2024年以来华熙生物也有多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或变动。

4月30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副总经理刘爱华和原核心技术人员栾贻宏,均不再直接负责研发相关工作,因此不再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但仍然在公司任职;核心技术人员王勇志其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4月2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原核心技术人员马守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

另外根据年报,华熙生物员工的薪酬待遇也有所降低。2023年度职工薪酬约为4.7亿元,同2022年的5.3亿元相比下降11.3%;另据梳理,2023年华熙生物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1243.24万元,同比下降超15%;董监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1300.19万元,同比下降超60%。

必然出现的问题?

对于此次事件,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华熙生物可能早晚要出此类问题,因为医美行业内有两类人,一类是真正做医疗、从医疗出身,一类是出身于生活美容和传统培训等领域,跨界进入医疗行业。后者人员良莠不齐,行业上游头部企业引进人员时需要加以辨别,企业创始人等高管更要注意不要轻易为后者出身的某人或某企业“站台”。

华熙生物也在声明中指出,因为高速发展的历史原因,华熙生物在人员引入时出现过鱼龙混杂,个别行为作风有待商榷的社会人员被招聘到相关岗位。

根据往年财报信息,华熙生物员工数量曾出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至2023年在职员工数量分别为1665人、2082人、3214人、4278人和4655人,从2020年至2022年间,华熙生物在职员工数量翻倍。

该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当前医美行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问题,行业内的劣币和良币之间有些相互制衡。“对于这一问题,企业创始人团队的辨别能力非常重要,创始人的观念和基因也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一定要有足够的睿智、勤勉和洞察力。看一家公司生命力如何,就像古代判断国家的兴亡,一时的胜利和得失都不是主要因素,从长期的走向和发展来看,‘皇帝’或 ‘主帅’起着决定性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本次枝繁繁事件,在此前疑似新型传销、被质疑“打黑针”的慕圣妃事件中,华熙生物也一度成为争议热点。

据《中国消费者》杂志信息,2023年12月6日,慕圣妃关联公司湖南爱妍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湖北省钟祥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执行总金额达6000万元,而在2023年9月,慕圣妃频频宣称与华熙生物合作,并晒出与华熙生物成立合资公司签约仪式的照片。

随后华熙生物发布声明称并未与慕圣妃在医美领域签署过任何投资、合资、合作协议等,然而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俏姝妍”的备案信息,一款名为“俏姝妍御容新肌精华乳”的产品,备案人显示为华熙生物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备案日期为2023年6月29日,该产品为国产普通化妆品,而华熙生物否认的是“医美技术及产品”。

在人员快速扩张与上述事件背后,该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华熙生物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过于注重卖货,营销方面有些太用力,医疗属性越来越弱,做医疗产业与传统的卖货思维不同,一定要有红线意识,清晰认知应该做什么事情,医疗始终要本着造福求美者的宗旨,在安全合规的基础上,为求美者提供真正的价值,以及探索在变美的过程中如何降低成本。

营销过于用力似乎是华熙生物当前业绩增长压力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2023年年报显示,华熙生物营收约60.8亿元,同比减少4.45%,扣非净利润4.9亿元,同比减少42.44%,除了外部因素,华熙生物表示,公司高速增长遇到压力主要源于过去业务增长过快,导致内部组织管理滞后于业务的发展速度,组织管理有待提高,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另外从营销情况来看,2023年华熙生物销售费用为28.4亿元,占营收比例46.7%,已是2018年2.8亿元销售费用的10倍,销售人员从2019年的507人增长至2023年的1797人。相比之下,虽然其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0.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亿元,但仍不及销售费用的1/6。

据了解,目前华熙生物经营包括四大板块——透明质酸等原料业务、玻尿酸等医疗终端业务、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和功能性食品业务。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占比最高,2023年实现收入37.57亿元,但同时也波动较大,下降18.45%。

那么华熙生物到底是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美妆企业还是医美企业?其定位和属性似乎变得模糊起来。在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看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更应该是华熙生物的关键词。

但是上述业内资深人士指出,目前华熙生物的发展路径与传统医美有些相似,应该是在上个行业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打法,碰上医美风口,得到一波红利,但是凭运气赚的钱可能还会凭实力消耗掉,要考虑能否驾驭和长远发展问题。

在该业内资深人士看来,上个阶段的医美行业野蛮发展,现在时代早已改变,这起源于客户的变化,最早的医美客户多具有“暴发户”属性,现在这部分人群已经落幕,取而代之的客户群体都较为理智和知性,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客户群体变了,那么企业打法也早应随之改变。”

“之前踩到医美风口拿到红利的企业,应该学会拥抱医生和医疗,用正规且长远的方式谋求发展。很多国外医美厂家之所以能够长久发展,首要的就是重视医疗和技术,拥抱医生、赋能医生,营销确实很重要,但一定不能以营销为主。”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作者:武瑛港

原标题:华熙生物“对峙”前员工:急速扩张后“早晚”要面临的问题

【编辑:林侑轩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app v3.6.2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