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美女h漫白丝内射上市银行薪酬榜之江苏、南京、民生:人均超50万,民生银行下滑超7%

美女h漫白丝内射上市银行薪酬榜之江苏、南京、民生:人均超50万,民生银行下滑超7%

2024-06-26 10:34:20 来源:美女h漫白丝内射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来源:新经济观察团

  关于《上市银 行薪酬榜

  近几年,在经济新常态、市场竞争急剧、利差下滑等外部因素叠加下,国内商业银行为适应环境变化和业绩波动,主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薪酬激励机制变革,以期提升银行经营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相关数据在财报中变化较为明显。

  2024年,新经济观察团将特别推出《上市银行薪酬榜》,深度分析国内59家上市银行的业绩基本表现和员工薪酬变化,以飨读者。

  01

  2023年江苏银行薪酬10%,民生银行下滑7%

  在近年来的金融行业中,江苏银行作为区域性的金融机构代表,其薪酬体系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2021-2023年江苏银行员工薪酬在经历了一系列波动后,2023年呈现一定的回暖。

  具体来看,2021-2023年,江苏银行的员工成本几乎每年上涨约11亿元,员工人数则增加约2000人。

  但在2021年,该行员工成本达到了88.89亿元,共有15553名员工,平均每人年薪约为57.15万元。折算到每个月,相当于员工平均月薪达到4.76万元。

  2022年,江苏银行员工人数增加到了17590人,但员工总成本仅增长到99.99亿元,导致平均薪酬下降至56.84万元,同比下降了5.42%,员工月均薪酬也降至4.74万元。

  不过,在2023年江苏银行的员工薪酬出现反弹。随着员工人数进一步增加至19597人,员工总成本也上升至112.6亿元,使得平均薪酬恢复到了57.46万元,同比增长了10.91%。平均月薪升至4.79万元,但仍没有突破5万关口。

  相比之下,南京银行近三年员工成本波动下滑,员工人数却不断增加,导致员工薪酬逐年下滑。

  2021年,南京银行的员工成本达到85.34亿元,员工人数为13592人,平均每位员工的薪酬为62.79万元。折合到月均薪酬突破了5万元关口,达到5.23万元。

  到了2022年,南京银行的员工成本上升至92亿元,员工人数增加到了15769人,但平均每位员工的薪酬却下降到了58.34万元。这一变动使得其员工薪酬同比减少7.09%,平均月薪也跌落至4.86万元。

  进入2023年,南京银行的员工薪酬继续下滑。数据显示,当年南京银行的员工成本为91.71亿元,员工人数进一步增至16342人,平均每位员工的薪酬降至56.12万元,平均月薪进一步下滑至4.68万元。

  至于民生银行,从2021年至2023年,该行的员工成本逐年上升,但员工人数也不断上涨,因此员工平均薪酬下降。

  2021年,民生银行的员工成本达到了310.15亿元,共有60232名员工。这些员工的平均年薪为51.49万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8.04%。每位员工每月的平均收入约为4.29万元。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员工人数和薪酬均有所增加,其中员工人数达到62615人,而员工成本增至314.55亿元人民币,而员工的平均年薪则升至54.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4%。每位员工每月的平均收入达到了4.55万元。

  进入2023年,民生银行员工人数进一步增加至63742人,但员工平均薪酬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这一年,民生银行的员工成本达到了321.76亿元,平均年薪却降至50.48万元,同比下降了7.46%,甚至没有达到2021年的水平,员工平均月薪也降至4.21万元。

  进一步以2023年为例进行横向对比,三家银行员工薪酬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从员工成本上看,与银行体量成正相关。民生银行以为321.76亿元领跑,江苏银行次之、南京银行再次之。

  员工人数同样如此。民生银行员工人数超过6万人,第二名的江苏银行员工人数19597人,南京银行员工人数16342人。

  不过,从员工薪酬上看,却与体量不同。民生银行员工成本是另外两家银行的3倍之多,但由于员工人数过多,因此整体薪酬水平位居三家银行之底,只有50.48万元。

  而南京银行与江苏银行,无论是员工成本还是人数都差距不大,因此平均薪酬水平也分别为57.46万元和56.12万元,相差不大。

  增速上看,江苏银行则是三家银行中唯一一家2023年平均薪酬同比上涨的银行,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0.91%。南京银行和民生银行相较上年,则分别下滑4.16%和7.46%。

  不过,无论是薪酬变化情况还是员工成本支出,都与银行的业绩发展息息相关。

  02

  民生银行增利不增收,江苏银行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截至2023年底,民生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民生银行以7.67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位居首位,同比增长率为5.78%。江苏银行紧随其后,总资产规模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率最高,达14.20%。南京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为2.29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1.11%。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在2023年总资产均实现同比两位数的增长,但民生银行仍然以7.67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领先其他两家银行。

  除了总资产规模,三家银行在业绩层面的具体表现无疑更加牵动市场的神经。

  首先看民生银行,虽然营业收入达到了1408.17亿元,但同比增长率为-1.16%;同时,净利润为358.23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57%,显示出盈利增长乏力的情况。此外,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为0.4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6.10%,这两个指标都低于其他两家银行,表明民生银行的资产利用效率和股东回报能力相对较弱。

  就在今年3月中旬,民生银行发布了副董事长、行长郑万春及执行董事、副行长袁桂军离职的公告。

  同时,民生银行宣布,王晓永出任行长,原监事会主席张俊潼转任副行长,原评审部总经理黄红日晋升为副行长。4月30日,王晓永任职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自任职资格核准之日起就任行长。领导班子的整体变动,也能够看出民生银行加速改革的决心。

  再来看江苏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为742.9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28%,收入增长较为稳健。净利润为287.5亿元,同比增长13.25%,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银行也与民生银行一样,刚刚更换了新的领导班子。今年4月15日,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袁军为新任行长,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同时,提名袁军为江苏银行董事候选人。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能否让江苏银行再进一步,也是一个未知数。

  营收排在最后的南京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为451.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24%,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净利润为185.02亿元,同比增长0.51%,增长幅度较低。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12%,这两个指标均高于民生银行,但低于江苏银行,其资产利用效率和股东回报能力处于中间水平。

  整体来看,民生银行尽管营收规模明显高于其他两家银行,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仍然不容乐观。至于南京银行,2023年的业绩表现同样十分严峻,只有江苏银行净利润同比出现两位数的增长,盈利能力较为强劲。

  作为一匹业绩“黑马”,江苏银行近来的发展势头十分凶猛。对于已经在进行时态的2024年,江苏银行表示,将统筹做好优化信贷政策、强化授信风险排查、抓好风险回溯、严防重点领域风险、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和从严内部控制等方面工作,努力实现“资产质量稳中趋优”的目标。

  尽管面临挑战,三家银行的资产质量仍然得到了一定改善。2023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8%,相比之前下降了0.2个百分点;江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91%,相比之前下降了0.03个百分点。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降低,而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连续两年保持在0.90%。

  同时,民生银行和江苏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有所提高。其中,民生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49.69%,相比之前上升了7.2个百分点;江苏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378.13%,相比之前上升了6.47个百分点,两家银行对潜在风险的准备更加充分。

  而这或许与民生银行连续遭受监管处罚相关。2023年全年,民生银行被罚金额则超过1.5亿元。进入2024年后,该行被罚金额又超过60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涉企服务收费业务内控管理不到位,违规收取小微企业资信证明类费用等,合规层面的问题备受考验。

  与此同时,南京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相比之前下降了36.62个百分点,达到360.58%。总的来看,这三家银行都在努力提升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

  纵观2023年,三家银行各有侧重与挑战。民生银行需解决增长乏力与薪酬竞争力减弱的问题;江苏银行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应注重平衡风险与收益;南京银行虽资产质量稳定,但需关注盈利增长与风险管理策略的优化。

  可以看出,民生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在优化资产结构与提升风控能力方面均付出了努力,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三家银行的未来发展,将取决于如何在保持资产质量优势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业务增长,同时通过合理的薪酬策略激发员工潜能,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责任编辑:张文

【编辑:郑家铭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1.6.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