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靠逼软键净利预亏超6成,天齐锂业仍未能逃脱周期“怪圈”?

靠逼软键净利预亏超6成,天齐锂业仍未能逃脱周期“怪圈”?

2024-06-24 21:09:24 来源:靠逼软键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年报披露季将至,一则业绩预告使得天齐锂业(09696)股价再度下行,似乎预示着锂电板块苦苦等待的周期“拐点”仍未到来。

  根据业绩预告,天齐锂业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为62.90%至72.56%,相对于此前公布的前三季度财报继续大幅下跌。而业绩预告发布后,摩通、小摩等投行纷纷下调目标价并给出“减持”评级,显示出对锂矿行业前景的审慎态度。

  业绩承压 碳酸 锂下行周期持续

  纵观天齐锂业往年业绩,自2021年扭亏为盈以来持续高速增长,营收从2021年的76亿元(单位为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022年的402亿元,净利也从36亿元增长至239亿元。但自2023年开始,公司盈利指标迎来拐点,逐渐显示出“增收不增利”的迹象。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为334亿元,同比增长35.52%,净利为81亿元,同比降49.33%;而从全年业绩来看,预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6.20亿元至89.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1.25亿元下降约62.90%至72.56%,主要受锂化工产品市场波动影响,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锂化工产品毛利下降,且年内确认对重要联营SQM的投资收益下降等。

  据智通财经了解,天齐锂业产品主要包括锂资源和锂化合物两方面,其中锂资源主要包括锂矿等,为锂化合物的上游原料;锂化合物则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

  财务数据显示,锂精矿业务已成为贡献业绩的主力,上半年收入约160.28亿元,占收入比重约为64.66%;锂化合物及衍生物收入约为87.59亿元,占收入比重约为35.34%。

  而除了减值计提、联营公司SQM及参股公司SES所造成的一次性影响,天齐锂业的业绩变动可以主要归结为锂化工产品的市场波动影响。

  不同于2020-2022年间现货碳酸锂“一货难求”的火爆,2023年的碳酸锂行情可谓“一落千丈”。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工业级碳酸锂与电池级碳酸锂的国内混合均价相比1月1日均下跌超过八成。除了4月底下游刚需补库和9月底锂盐厂减产挺价导致碳酸锂价格短暂回涨,碳酸锂全年行情大幅走跌。

  碳酸锂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下游需求不振成为碳酸锂价格支撑的主要拖累。一季度,受到2022年底新能源抢装潮透支未来需求、且年初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坡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使得锂电全产业链呈现去库存状态;下半年,“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并不明显,叠加碳酸锂市场供给上升,使得价格不断探底。

  进入2024年以来,不断发生的减产、停产事件亦对碳酸锂市场供需状况造成扰动。1月初,澳大利亚北领地唯一的锂矿商Core Lithium宣布,将暂停其芬尼斯锂矿(北部地区首个投产的锂矿)的采矿作业;17日,全球美国锂业巨头雅保(Albemarle)宣布,将出售其在Liontown Resources的股份,并放弃在西澳大利亚某地区建造第四条锂加工生产线的计划。

  仰赖深厚资源禀赋,布局下游能否让市场买账?

  横向同业对比,深厚的资源禀赋是天齐锂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通过实现锂原料自给,公司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并维持高于同业的毛利率。

  据智通财经了解,截至目前,天齐锂业矿产资源储备遍布全球,旗下主要锂资源基地包括西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矿、西藏雅江措拉锂矿和智利SQM阿塔卡马盐湖等。其中,格林布什锂矿项目和阿塔卡马锂盐湖项目供给分别占澳大利亚锂辉石供给的55%和智利锂盐湖供给的77%,在全球锂资源的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伍德麦肯兹报告,天齐锂业已成为中国唯一通过大型、一致且稳定的锂精矿供给实现100%自给自足并全面垂直整合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第四大、中国和亚洲第二大锂化工产品供应商。天齐锂业现拥有四个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洲奎纳纳,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建成产能6.88万吨/年。

  但仅仅在锂矿原材料领域“独占鳌头”,似乎并不能满足于天齐锂业的野心。身为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天齐锂业的业绩不仅受到锂价强周期性的影响,也面临着缺乏定价话语权、下游客户忠诚度不足的问题。

  在目前碳酸锂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之际,天齐锂业正试图通过延伸产业链布局的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自身抗周期能力:2023年,天齐锂业分别与smart、梅赛德斯-奔驰等汽车品牌宣布合作,意图“跨界”进入造车领域。

  从理论上来说,下游企业为了保持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布局上游的举措屡见不鲜,但上游企业布局下游市场却往往要面临技术壁垒、巨额研发投入、下游毛利率较低等不确定性因素。

  在锂电池产业链下游,电池组装和电动车制造环节都已然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价格压力,而不论天齐锂业能否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前期所需的大量投入都很可能进一步拉低公司的业绩表现。碳酸锂周期拐点未至之际,天齐锂业谋求新出路的举措能否奏效,还有待其用未来的业绩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编辑:杨惠雯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3.6.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