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丝瓜视频免费无限安卓下载app张忆东今天发声:对港股核心资产的判断已发生较大变化,它们会带动内外资在接下来共振式地流入到市场

丝瓜视频免费无限安卓下载app张忆东今天发声:对港股核心资产的判断已发生较大变化,它们会带动内外资在接下来共振式地流入到市场

  来源:六里投资报

  张忆东表示,中国当下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阵痛期,总需求扩张相对乏力,我们应该专注于在那些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的领域里面找龙头。

  在大的时代背景不同于往日的情况下,新时代核心资产的“新”体现在何处?

  张忆东表示,它正是体现在注重股东回报的股权文化上,而这一点我们必须重视。

  无论是欧美日过去20年的经验,还是A股市场今年以来对分红的追捧,都反映了,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分红文化将成为一个持续的正面因素。

  从分红的角度来看,港股央国企的股息率相比之下更高,无论是三大运营商还是四大行,或是公用事业公司,

  即使考虑到红利税的影响,港股的股息率依然非常有吸引力。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张忆东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美股不能说是泡沫

  只能说是估值贵

  对海外展望,我们总体认为,美国经济是非常有韧性的,它中长期的动能依然非常强劲。

  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降速,更多是高基数的原因,以及美国消费动能相关的变量在下半年有所减弱。

  从美国短期的增速角度来说,它只是降温,但是人家还是很健康。

  它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依然有韧性。

  往下半年来看,我们认为,整体来说美国核心通胀将会进一步的下行。

  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降息?

  我想说的是,不一定,因为它经济其实很好,通胀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回落。

  现在风平浪静,无论是美国国内还是全球多没有出现金融风险,所以,今年下半年降息的必要性没有那么强。

  可降可不降,如果降的话可能也就是一次。

  就算没有降息,因为美国经济同比和环比的动能有所致下滑,美债收益率也会有所回落,

  但总体不要对于美国降息、以及美债收益率的下行幅度有过高的期待。

  不要把我们自己的货币政策建立在美国放松的基础之上,不要有这种过高的期待。

  外部环境下,我们还是“熬”字当头。

  如果我们预期不是那么强的话,那还是一个正面消息,

  下半年美债收益率还是有所放缓,毕竟现在美债十年期收益率是 4.3% 左右,四季度可能能够看到回落到4%左右。

  对于美股而言,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并不大,但美股现在有点鸡肋。

  美股长期我是坚定看多,但从短期维度来说,无论是纳斯达克还是标普,从它的预测市盈率来看都处于历史高位。

  它的基本面很强,所以美股不能说是泡沫,只能说是估值贵。

  现在这个时候,美国的风险偏好又过高,往后面来看,如果说下半年美国经济有所回落,

  那么很可能,美股是一个区间震荡,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去消化。

  最终如果说它再一次走上创新高之路,还是要看龙头,AI也好消费也好,能不能有基本面的驱动。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熬”出来的都是精华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这是任正非在面对科技战时的一句话。

  现在,我们正在一个新旧动能的切换期,从过度依赖地产驱动的旧的模式,走向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新模式,新旧动能切换的痛苦期,我们也要熬。

  宏观,一言以蔽之,就是“熬”——

  “熬”出来的都是精华。

  新旧动能切换的阵痛期,不要指望着海外大放水来救我们。

  只能依靠于我们熬练内功,用较长时间来去把我们的新动能建立,把旧动能退坡的风险来化解——

  无论是地产的债务问题,还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都不是一两年能够解决的。

  所以在新的宏观形势下,我们要树立政治经济学的思考框架,而不是用简单的西方经济学、凯文斯主义、MMT理论等等简单解释。

  我们现在理解中国经济,要用政治经济学的思维,从而才能够正确地认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时代核心资产的“新”

  体现在注重股东回报的股权文化

  从中观的维度来看,我们应该专注于在那些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的领域里面找龙头,因为龙头企业的盈利弹性有望得到更好的恢复。

  老实说,与2016年-2020年相比,现在的龙头企业更难找到。

  尽管竞争格局有所改善,但向上的弹性相比那个时期要弱,因为当时总需求的扩张更为明显。

  而现在,总需求的扩张相对乏力,这正是经济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的痛苦期。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大背景已经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核心资产的“新”体现在何处?

  它体现在注重股东回报的股权文化上,这一点我们必须重视。

  我们来看欧美成熟市场,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8年—2020年期间,欧洲、日本和美国都经历了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三低”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除了日本之外,欧洲和美国的股市都是一路上扬。

  当然,日本自2012年安倍经济学政策实施后,股市也开始上涨。

  变化的是什么呢?它们为什么能够上涨?是因为他们宏观经济特别好吗?

  除了美国相对独特之外,欧洲和日本的宏观经济实际上一直不佳,但为什么它们的股市还能上涨?

  过去18年中,无论是标普500、日经225还是欧洲斯托克50指数,它们的年均复合回报中,回购和股息的收益率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几乎是年复合回报的半壁江山。

  例如,标普500大约有10%多一点的年均复合回报率,其中回购收益率占了3%,分红占了2%,两者加起来占了大约一半。

  至于欧洲,情况更加明显,欧洲市场主要依靠股息率和回购贡献。

  即使考虑到红利税的影响

  港股股息率依然非常有吸引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让我们认识到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地获得股权回报。

  一方面,这些优秀的公司现金流充沛,财务报表健康;

  另一方面,在低利率时代,他们愿意通过发债进行融资,然后回购股票,从而提升EPS和ROE。

  现在中国也处于一个低利率、低增长的环境。

  投资者应该从过去30年中国小经济体的股权文化中吸取教训——过去过度重视融资;

  现在要像欧美成熟市场一样,吸收他们的股权文化,要重视投资。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传统行业如飞利浦,还是成长型企业如苹果,它们的分红和回购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不只是苹果,像英伟达、亚马逊,在这么好的利润增速的情况下,依然用大量的钱来回购。

  2013年以来,苹果的分红加回购的回报率,平均每年都超过8%。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中国的A股和港股市场,我们应该更多地从重视宏观、博弈政策波动、博弈交易对手方,转向回归投资的真谛,回归赚取企业的钱——

  不仅要赚取内生增长的钱,还要关注分红和回购,关注股权文化。

  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总量低增长的时代,哪里还有那么多领域能够持续高增长呢?

  如果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也在下降,那么如何持续保持其EPS和ROE在相对高位?

  这就需要依靠回购和分红,依靠回报股东。

  对于A股而言,过去两年中特估的核心逻辑就是重视分红的股权文化。

  各级财政和社保有这种需求,他们愿意引导甚至约束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进行分红。

  因此,对于A股市场来说,分红文化将成为一个持续的正面因素。

  至于回购,现在才刚刚开始。

  去年中国A股整体的回购规模大约为900亿,与今年腾讯一家公司的回购规模相当,腾讯大约有1000多亿。

  相比之下,港股互联网为代表的龙头公司,他们的回购力度非常强,同时他们也在增加分红,不断提升股东回报。

  从分红的角度来看,港股的股息率更高,无论是三大运营商还是四大行,或是公用事业公司,

  即使考虑到红利税的影响,港股的股息率依然非常有吸引力。

  港股最优秀的那批公司

  会带动资金共振式地流入

  最后,我想给大家做一个投资策略的展望,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们要透过短期对宏观经济和政策的悲观情绪,落实到投资的真谛。

  投资究竟是投资什么?

  我要强调三遍:投资是投资于优秀的上市公司,与它们一起成长,赚企业的钱。

  这包括两部分,

  一是内生增长的盈利稳定性,

  二是回购和分红获得的附加收益。

  即使盈利增长的增速不强,稳定的分红和回购也能带来持续的幸福。

  并且,中国进入低利率时代,那些愿意回购以增厚EPS和ROE的公司,我们应该给予它们估值溢价。

  再次强调,新时代核心资产的“新”,在于推崇重视股东回报的股权文化,这是熬出来的精华。

  对于行情的展望,基于这样的逻辑,我对恒指、上证50、中证500一点都不悲观。

  也就是说,中国最优秀的那五六十家公司值得我们珍惜。

  我们应该回归底线思维,买那些最优秀的公司,与它们一起成长。

  如果它们愿意回报股东,那么我们也应该给予它们掌声和估值 溢价。

  这就是我们今年对港股比较看多的原因。

  从3月份开始,我就对港股比较看多,逻辑是,我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港股核心资产的判断发生了较大变化。

  过去三年我对港股比较悲观、比较看空,原因在于,互联网是恒指第一大权重板块。

  2020年底,因为防止资本无余扩张,它的估值就崩塌了,盈利增速也在回落。

  但今年初,随着去年年报的披露,我们发现互联网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都变成了价值股的估值,同时它们的财务状况正在改善,国内竞争格局正在改善。

  同时,外资对于互联网的盈利预测非常低。

  低估值、低盈利预测,再加上它们本身在不断回购,回购一定是增厚EPS。

  我们看恒指净利润同比增速,去年恒指整体的净利润增速为7.9%;

  而到现在,虽然四五月份也反弹了一把,但是盈利预测并没有明显的调整。

  目前盈利预测仅为6.6%左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会有进一步的上修。

  因为我们知道,今年中国的GDP增速可能在5%左右,而去年为4%左右,也就是说今年的名义GDP增速比去年强。

  上市公司的盈利与名义GDP增速的关联度更高,因为名义GDP增速是有一个价格的概念,相当于实际GDP增速与物价平减指数两者结合。

  所以,名义GDP增速和毛利率以及主营业务收入的相关度是非常高的。

  今年名义GDP比去年好,而且好也不是大放水导致的大繁荣,这种情况反而有利于龙头公司的竞争格局改善和盈利增速提升;

  同时,非龙头公司可能还在跌,还在亏损,就是这样的格局。

  因此,恒指中的五六十家中国内地和香港本地最好的公司,他们的盈利增速一定会比去年更强。

  我们认为,8月份中报出来时,盈利预测将显著提升。

  就像上周三,港股逆势大涨,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涨,

  一个是美团在回购,还有哔哩哔哩被外资大行大幅上调了盈利预测。

  这是一个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场景。

  在中报时,随着龙头公司业绩指引变得更乐观,以及回购持续推进,

  8月到10月份,资金见了兔子才撒鹰,见到优秀公司盈利增速的上移,外资将重新流入港股市场。

  我并不是认为港股市场鱼龙混杂,什么股票都将全面上涨,恰恰相反,我认为,大多数的港股可能今年还会跌。

  但浓缩的才是精华,熬出来的才是精华,也只有那五六十家公司值得我们配置。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看多恒指就觉得港股是一个大牛市,我只是说,精华的股票有了一个戴维斯双击,有了较好的修复性行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最优秀的那批公司,会带着内资和外资在8月到 10 月,共振式地流入到港股。

  核心资产是我们投资

  立于不败之地的赢家之道

  对应的,有两类资产,是我们现在六七月份行情震荡的时候、行情调整的时候要积极地买入的。

  一类是核心资产,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TMT行业龙头,

  预计在下半年将迎来戴维斯双击,因为目前的盈利预测还相对低估。

  其次,围绕内需新趋势的受益者,

  如教育、先进服务业、先进制造和医药等领域的新兴领军企业,也将迎来核心资产的重估。

  第三,精选出海相关的核心资产,

  包括电动工具、家电家具、互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的优胜者,同样面临戴维斯双击的重估机会。

  此外,像铜、金等上游具备金融属性,而且供求关系比较紧平衡的这类上游资源。

  这是一类。

  还有一类是底仓资产,特别是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金和企业年金,他们对高股息资产有着长期配置的需求。

  高股息资产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类债券资产,比如三大运营商、四大行,这些相对牌照资源、垄断资源的央国企,它是类债券的,它比多数企业的信用债要好。

  今年下半年,除了传统龙头之外,我们还建议考虑一些基本面具有向上弹性的类可转债的投资标的,

  例如公用事业,水电、煤气、燃气有提价动能带来盈利弹性,以及核电等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另外,预期其修复能够低位反弹的,比如精选地产产业链里面的物业央国企龙头,能够分红、三张表不错的央国企龙头。

  另外就是港股本身的高股息资产。

  无论是物业运营,还是金融,有较好现金流同时还回购的香港本地股,这种也值得关注。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段时间,大家看到很多风险情绪。

  总体说,我们还是要透过悲观看乐观。

  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船大抗风险。

  我们过去 40 年改革开放积累了巨量的社会财富,在这个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我们还是应该做减法,考虑到供求关系改善,最终要赚企业的钱,选择愿意回馈给股东、注重股东回报的龙头公司。

  这些核心资产,是我们投资立于不败之地的赢家之道。

责任编辑:杨红卜

【编辑:郑义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app v5.3.6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