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迷人的保姆大模型市场洗牌“价格战”开打 头部企业以“深耕行业+出海”尝试破局

迷人的保姆大模型市场洗牌“价格战”开打 头部企业以“深耕行业+出海”尝试破局

2024-07-01 07:42:35 来源:迷人的保姆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近日,OpenAI宣布停止对部分地区API调用服务,引发热议。百度、阿里、腾讯、智谱AI等国内大模型企业纷纷推出“搬家计划”,旨将OpenAI开发者迁移到自家大模型平台,这是继大模型“价格战”后又一用户争夺战。

  “OpenAI的API无法调用未必是坏事,这将使得国内应用只能选择国产大模型,而国产大模型与GPT的差距已经逐渐缩小。大模型将逐渐向本地迁移,速度更快也更加安全。”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

  事实上,随着大模型产品全面铺开,AI技术正与千行百业逐步加深融合。大模型行业纷争不断,行业竞争格局将迎来什么变化?在激烈的“价格战”下,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还有新的空间?大模型头部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洗牌成为趋势

  大模型横空出世不到两年的时间,国内大模型企业便有了飞速增长。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共推出了约305个大模型,其中约140个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占305个大模型总数的45.9%左右。

  由于大模型的成长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而用户的数量则决定了数据和大模型参数增长的速度。为了获取更多用户和市场份额,头部厂商打响了“价格战”,通过低价来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来调用数据。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模型市场洗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模型“价格战”的开打,可为企业吸引更多的应用合作伙伴和用户群体,进而推动应用场景的丰富和拓展,同时也会对竞争对手形成一定压力,压缩其市场份额。

  但值得关注的是,初创企业由于成本控制不如头部企业,跟不上大幅度降价,导致竞争环境被进一步压缩,曾经风光一时的明星AI公司也面临裁员、并购等局面。

  例如,生成式AI公司Tome重建团队,裁掉了59名员工中的20%;美国AI编程公司Replit裁员20%;估值近300亿美元的大模型明星企业Stability AI, 近期传出了资金链断裂,正在寻求合并的

  一位AI初创公司的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对于这些业界领军企业,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显得尤为狭窄。在成本不断攀升和激烈的“价格战”双重压力下,公司正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局,为突破这一困境,公司也在积极寻求业务转型的新途径。

  而投资者也看到了大模型行业目前的瓶颈,投资愈发谨慎。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的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全球AI领域共计完成1779笔融资交易,筹集的风险投资总额为216亿美元,交易价值环比下降7.8%,同比下降31.2%。

  百川智能CEO王小川认为,“价格战”让企业开始重新认识大模型,并思考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而决定是否要成为大模型的供给方,这将过滤掉不适合做大模型的企业,减少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才是真正能在行业中立足的企业。

  转向深耕行业

  目前,降价幅度最大的都是有云服务的大公司,通过大模型来获取云客户。而大模型初创公司没有头部企业完整的云服务生态,急需寻求新的商业模式。

  “大模型目前最大的用途就是降低人工、流程以及时间上的成本,如果企业能在未来2年到3年内,把使用模型的这部分成本节省出来,他们很愿意付费。”创新奇智CTO张发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创新奇智的工业大模型主要是将AI大模型嵌套在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内进行项目制收费。

  从部分上市公司财报来看,垂类行业大模型的To B业务已经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财报显示,创新奇智在2023年“AI+制造”业务板块收入达11.76亿元,同比增长24.1%;“360智脑”通过为企业定制垂直大模型,在2023年上半年为360创造了近2000万元相关业务营收;美图的视觉大模型拉动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2倍。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定制场景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可以为企业和政府在数字化应用方面赋能,也是更稳定的商业模式。”周鸿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定制化的垂类行业大模型,这种商业模式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软件功能、界面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也能为公司带来持续的服务性收入。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模型产业的最终趋势,将是市场向头部AI企业集中,中小企业需要在垂直领域找到合作方,由AI企业提供算法,垂直领域合作方提供数据,共同打造具备垂直领域特色的AI产品。

  企业积极“出海”

  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渐饱和,国内大模型企业急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以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而“出海”则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

  “尤其是新兴市场,企业可能面临较低的竞争压力,从而有机会获取更高的销售利润。”富春山资本董事总经理陈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海外市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和付费意愿可能更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头部厂商早已开始在海外布局。2023年,科大讯飞就携讯飞星火大模型与C端智能硬件入驻新加坡;华为云发布AI“出海”计划。

  在初创企业方面,部分布局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通过反向技术输出,积极参与到与谷歌、Meta等GPT流域竞争对手的AGI架构竞争中。利用LLAMA2等开源AI融合平台,短期内成功解决了底层数据、模型架构和源代码等核心领域的技术难题,并快速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当地市场受欢迎的API应用。

  科大讯飞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由传统的依靠劳动力优势生产的产品逐步转向更高端的技术和服务输出,而“出海”趋势背后的逻辑是中国产品全球竞争力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大模型“出海”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首先,国内大模型“出海”需要适应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其次,国内AI企业掌握的数据和算力基础不够牢固,影响了竞争力。此外,国外本地化需求、国际竞争格局以及政策法规等因素,亦是大模型企业“出海”的困境之一。

  对此,头部厂商纷纷在海外布局基础设施。今年5月份,科大讯飞已在新加坡建立云平台全球站;同月,阿里云宣布将在全球5个国家投资新建数据中心,重点布局AI基础设施。

  事实上,大模型“出海”代表了中国科技实力的跨越式提升。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国产大模型正走向世界舞台,以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的力量与智慧。

责任编辑:江钰涵

【编辑:谢俊颖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125.65.46.38. All Rights Reserved

app安卓v1.1.8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