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氏近鸟龙”等40余件国家重点保护化石在沈阳展出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5-20 08:41:00

  中新网沈阳5月18日电 (韩宏 李晛)5月18日,“龙耀辽宁——辽宁地区中生代珍品化石特展”在沈阳博物馆开展。

  辽宁是中国古生物化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2024年是恐龙发现并有效命名200周年,本次展览由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文博中心主办,沈阳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承办,共分见龙在田、潜龙在渊、飞龙在天三个单元,展出40余件与“龙”相关的珍贵化石标本,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16件,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化石13件,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化石6件。

  传说中,龙是能飞腾九霄的神物。现实中,一些恐龙真的会飞。辽宁地区发现的中生代带羽毛恐龙和古鸟类的化石,是鸟类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在飞龙在天单元展出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赫氏近鸟龙”是其中重要的化石之一。

  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刘森介绍,近鸟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1.61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小型兽脚类恐龙,也是最早的长羽毛恐龙之一,比始祖鸟还要早1000万年,被誉为“连接恐龙到鸟类的桥梁”。2010年,科研人员通过羽毛印痕中的黑素体细胞推测,“赫氏近鸟龙”冠部呈红褐色,身披黑白灰相间的羽毛。

  除了会飞的恐龙,会游泳的恐龙“奇异辽宁龙”也是展览中的一大亮点。

  刘森说,“奇异辽宁龙”的体型是所有已知甲龙里最小的,只有50厘米左右。它的背上有背甲,腹部有腹甲,乍一看像乌龟,它可能是过着半水生生活。同时,在一块“奇异辽宁龙”化石的腹腔里发现了鱼化石的残骸,结合它带有锯齿的牙齿,推测“奇异辽宁龙”可能是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这一发现颠覆了甲龙类都是植食性动物的传统认知。

  展览中,体重约20吨的“辽宁巨龙”,跑得快的“热河龙”,灵活的小猎手“中国猎龙”等各具特色的恐龙的化石标本也备 受关注。展览还将近年来古生物化石科研方面的新成果融入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研究相融合,为观众呈现一场文化科普盛宴。(完)

  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和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认为,基建投资将继续担当2023年经济增长引擎。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超10%,将主要由专项债发行、企业中长期贷款、公共财政支出拉动。

  <strong>职教改革将有这些“大动作”</stro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现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2915万人。与此同时,如何破解偏见、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温暖的天气和降雪不足迫使欧洲一些低海拔滑雪场在开放几周后关闭。本轮冬季异常天气也引发了担忧,苏格兰气象学家邓肯(Scott Duncan)在社交媒体上说:“观测到欧洲许多国家录得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月份气温,这在现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整个地区的温暖程度和强度有些令人难以理解。”

  顾客李丽说:“老人和小孩穿这个布鞋特别好,因为布鞋软和、干燥,再一个经济实惠,对她来说,做手工活就是个民间艺术。”

  中国不仅维护本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还积极呼应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率先提出将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我们说到做到,迄今已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和大量抗疫物资,并向世卫组织提供捐款,中国本着公开透明的负责任态度,从疫情一开始就同各国分享信息,助力国际社会应对疫情。疫情发生以来,驻纽约总领馆向领区捐赠大量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疫物资,积极协助纽约、马萨诸塞、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等州自华筹集大量防疫物资,推动有关州同中国友好省市举办抗疫经验交流会。领区各界也在中方疫情最吃紧之际提供了宝贵抗疫援助。双方共同谱写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乐章。

黄信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