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千年汀州府 两岸渊源深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2 17:22:17

  中新社龙岩6月2日电 题:千年汀州府 两岸渊源深

  作者 叶秋云

  在海内外闻名的“客家首府”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古城内,一座汀州府城隍庙隐于喧闹街巷边,成为八方信众的朝拜圣地、闽台法缘相循的印证之所。

  “汀州府城隍庙,始建于唐朝,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历代均有修葺。”汀州府城隍庙管理理事会监事长钟德田近日告诉中新社记者,汀州府城隍庙是长汀(古称“汀州”)城内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也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之一。

  “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汀州府城隍庙大门口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作为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城隍以其公平正直、廉洁严明,备受信众尊崇。

  历经修葺,汀州府城隍庙现由石牌楼、前殿、正殿、后殿、东宫及两厢等建筑组成。正殿前,三重玄圣殿、中华地母至尊道教会、宜兰元心舍、天母玄学堂等台湾道教机构赠送的锦旗琳琅满目,诉说着两岸交流交往的故事。

  近年来,汀州府城隍庙与台湾各地城隍庙联谊频繁。汀州府城隍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会长丘万昌表示,将挖掘城隍庙文化,整理成册,以便更好地传承。

  在长汀,文物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汀州府城隍庙、汀州天后宫等架起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的汀州天后宫,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朝天门外,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据载,汀州妈祖于350余年前便跨越海峡,落户台湾,成为台湾“开台妈祖”之一,被台湾妈祖信众称为“汀州妈”“祖家妈”。

  “笨水长流后德配天封宋代,港庄永在慈恩遍地继汀州。”台湾嘉义县新港乡笨港天后宫山川门龙门上的这副对联,就见证了长汀与台湾的妈祖缘。

  1997年,台湾台中龙天宫来到长汀,恭迎汀州妈祖分灵渡台供奉,尊汀州天后宫为祖庙。2001年3月,台中龙天宫省亲团40余人,护送分灵渡台的汀州妈祖回到汀州天后宫省亲,再续两岸神缘。

  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和客家人的发祥地,长汀还是台胞重要祖籍地。自明末到19世纪末的200多年里,汀州客家人迁台活动从未中断;客家文化随入台汀州客家人带去台湾,在台湾传播。据统计,原汀州府迁居台湾的台胞有70多个姓氏,大部分姓氏开基始祖遗迹、祖祠、族谱等大都保存完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汀以客家文化为媒,开展姓氏宗亲、民间信俗、投资兴业等一系列两岸交流活动。自1995年始连续成功举办29届的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每年吸引众多台湾客属社团、乡亲前来寻根谒祖,而且2012年始,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参与联合主办。

  “在台长汀籍台胞始终与家乡保持着经常的沟通联系。”长汀县台港澳办主任廖玉应说,目前,长汀县与台北市长汀同乡会、台湾刘氏宗亲会、马氏宗亲会等10多个台湾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汀台交流日趋紧密,包括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社团互访等,人员往来逐年攀升。

  如今,长汀汀州客家首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承载着两岸客家同宗共祖、一脉相承的厚重历史,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和台湾客家人寻根谒祖的重要目的地。2021年初,汀州客家首府被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两岸同根,四海一家”,廖玉应表示,要充分利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面开展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吸引更多台湾乡亲尤其是青年来旅游观光、就业创业。(完)

  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否出门,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及当地的新冠流行趋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近期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年龄、基础疾病以及个人意愿来综合判断。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表示,积极支持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从中长期来看,这将确保全球供应链更为高效和稳定运作。

应该怎么做

  恰好两个月后,八好明园学校落成,明园慈善基金来到学校举办落成仪式,理事们惊喜地发现,短短时间内,蓝水兰变了,她不仅会笑着打招呼了,还主动带队上台表演节目,当马蔓莉在仪式上吹起长笛,蓝水兰随着音乐摇摆着身体,整个人更加阳光自信,落落大方,让理事们惊奇之余,更大为赞赏。

  刘先生认为,有酒味才有年味,吃年酒、备春酒、亲友团圆吃年夜饭,是中国人过年的仪式感,春节饮酒的历史十分悠久。

  距离2023癸卯兔年还有3天,春节的气息愈发浓厚。日前,“翰墨丹青·喜迎新春”第四届华德眼科书法笔会送祝福活动在北京华德眼科医院举行。书法家们写春联、福字,浓浓墨香迎新年,弘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同时,更把惠民服务落到实处,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郑淑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