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善用历史文物讲活思政课道理

来源: 北青网
2024-07-10 19:32:03

  【光明论坛】

  作者:刘水静(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辛 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教授)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以“大思政课”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应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尤其是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善用历史文物讲活思政课道理,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充分发挥历史文物的思政教育功能,离不开对文物的深入研究阐释。近年来,党和国家注重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做好考古成果和文物遗产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在此基础上,推动研究成果及时纳入中小学历史课本,纳入青少年通俗读物、辅导读本,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不断凝聚博物馆、展览馆与学校的研究和育人合力。2024年3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工作,遴选产生了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在内的20个协同研究机构,致力推动革命文物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融合发展。此外,近年来的馆校协同育人实践,还体现在学校师生从校园走向场馆,在博物馆、展览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体现在历史文物从场馆走进校园,让历史文物丰富校园文化,发挥育人作用。

  与此同时,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让历史文物的文化底蕴拥有了鲜活生动的当代表达形式,大大增强了育人化人效果。许多学校积极开展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学习体验,让历史文物、历史情景、历史故事变得可感可触。不少博物馆依托区块链技术推出的数字文创,让科技感满满的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年轻人日常生活,强化了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新媒体、新技术、新形式的广泛运用,激活了古老文物的时代生命,激发了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共鸣。

  未来,还可以不断创新历史文物融入思政课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保护和应用,将其低成本、高成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一方面,按照“大思政课”的建设要求,推动多元主体共建共享,邀请历史文物研究者、博物馆讲解员等到思政课堂担任特聘教师,深化学生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了解,强化历史文物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搭建文物与文化遗产云展厅、文物文献资源数据库、数字化宣传平台等,推动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策划推出革命文物系列短视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在修复和保护文物与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讲活思政课道理、优化育人效果。

  “我平时非常喜欢在网上购买袋装螺蛳粉,但感觉还是不过瘾。所以一直很想来柳州旅游,尝尝本地现煮螺蛳粉的滋味。”从广西贵港自驾到柳州旅游的甘叶玲表示,她已在一家心仪的螺蛳粉店前排队等待了约一个小时。

  当天,海南省副省长顾刚、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一级巡视员朱广庆、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共同为海南分院揭牌。

  学员和教练阅读书目包括不仅有来自国外的优秀著作《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更多的是《论语》《春秋》《礼记》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晋级考核的时候,师傅会根据学员目前面临的学习或生活问题拟定题目,让学员在阅读所列书目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思考心得,并在学员之间分享。

  “我今年已经83岁,身体非常健康,现在仍然在坚持画画,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因为这是我的爱好。”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敏说。多年来对于绘画的爱好与坚持,终于让他崭露头角,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家油画展上,他的画作《古代神话》获得二等奖,一幅在现场画的作品,甚至卖到了1.2万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受去年四季度以来信用债利率明显上行影响,企业发债意愿低迷,部分企业发债需求转向贷款,贷款和债券置换效应明显,带动1月信用债净融资同比缩减4352亿元,成为社融主要拖累项。在2023年专项债发行节奏继续前置的情况下,1月政府债净融资4140亿元,但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同比减少1886亿元。

  在新疆,很多村民家都搭建有葡萄架,院子里种植着各类的花草绿植,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敏所生活的墨玉县因临近沙漠,常年干旱少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流水潺潺是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在当地的美术馆中,记者看到阿布力克木画中很多都是胡杨,既有沙漠中倒在地上盘根错节的枯胡杨,也有在河水边顽强生长的胡杨,这些胡杨造型各异,色彩艳丽,看起来没有章法,但放在一起又有一种和谐之美。除了胡杨这个常见的主题,在最显眼的位置,也是篇幅最大的几幅画中,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敏画的是在一条宽阔的河流两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几只白鹭在河中休憩,河岸边上两只鹿正在喝水。“以前是看着胡杨画画,现在是依靠想象在画画。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画画。表达我的情感,”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敏说。这种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让他一直走在创作的路上。

黄柏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