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亿资金到账,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将加快建设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6 13:30:32

  中国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在5月筹资800亿元,将尽快投入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以稳投资稳经济。

  根据财政部公开信息,中标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承销团成员需在5月27日将发行款缴入财政部指定账户。已于24日成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实际发行面值金额为400亿元,期限20年,票面利率2.49%。在此之前,期限30年的400亿 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也完成发行。

  至此,5月份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期总计800亿元资金将在今日到账。而这只是今年总额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一小部分,按照财政部计划,6月至11月还将有20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陆续发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21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已经做好第一批可立即下达投资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国家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下称“两重”建设),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中央财政使用5000亿元外,另外5000亿元则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和债务严监管背景下,近期各地都在积极申报符合“两重”建设的特别国债项目,以争取更大额度,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李超在上述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加快项目筛选和计划下达,组织各地方和有关中央单位按照要求报送项目,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筛选。督促指导各地方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分级分类做好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国家发改委将加强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出台管理办法,明确从项目谋划储备到监督检查的各项要求。国家发改委还会同有关部门依托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定期调度项目进展,组织开展实地督导,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副所长马光荣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既有利于当前提振内需、稳定宏观经济,又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以转移支付形式分配给各个地区时,要注意转移支付项目制分配以往存在的负面因素,比如分配机制不透明、地方自主性比较低,以及需要地方政府大量配套资金。这些问题不仅降低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也一定程度上加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他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的“两重”领域,多数属于全国性公共物品,属于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或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与支出责任。未来特别国债大规模发行,应同步适度加强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防止事权过度下沉导致地方投入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应减少地方配套资金压力。

  “另外国债发行规模大幅扩张的同时,中央与其将大量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地方使用,还不如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税收分成,让地方有充分的自主财力,能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马光荣说。

  事实上,5月13日,国务院召开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要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既要编制完善规划,加强项目管理,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也要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办法和创新举措破解深层次障碍。

  回顾2022年的工作,王军表示:由于社会实际情况的影响,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足球的路上,虽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组委会凭着对足球的热爱,采用了见缝插针、适时办赛的策略去推动赛事的进行。新的一年里,广东民间足球促进会一定全力以赴,为大湾区民间足球事业贡献新的力量。(完)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人民警察是“人民卫士”,相信大家能够履行好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发展的职责,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

  3.关于“北京地坛医院封了”的网络谣言。雪球首发账号为“格雷厄姆斯基”,发布时间为2022年12月26日21时22分。北京地坛医院已声明此信息不实,作为北京市市级定点收治医院,正常、有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收治任务,全力做好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当天,主持众议院会议的最年长议员帕舒帕蒂·沙姆谢尔·拉纳宣布,普拉昌达获得268票支持而赢得信任投票。

  广东省政协常委、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煇建议加强粤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对接,推动更多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优化海外和大湾区学生的奖学金安排,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到三地高校升学,增加他们毕业后留在大湾区工作的几率。

韩淑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