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近海发现蓝瓶僧帽水母 专家称或受季风影响漂流至此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2 04:30:50

  中新网三亚1月24日电(张月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亚多个海域发现剧毒僧帽水母。三亚官方24日发布消息,经专家现场调查,发现该物种并非剧毒僧帽水母,而是僧帽水母的近亲蓝瓶僧帽水母。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系副主任王海山表示,三亚海域本无蓝瓶僧帽水母分布,但其分布受洋流和风的影响较大。近期受南海季风漂流的影响,三亚近海发现的蓝瓶僧帽水母可能是从更低纬度海域漂流至此。

  王海山介绍,蓝瓶僧帽水母(学名:Physalia utriculus),英文名为Bluebottle,属于僧帽水母的一种,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温暖海域,中国沿海没有僧帽水母本种分布,但有近亲蓝瓶僧帽水母。蓝瓶僧帽水母生活在海洋表面,喜欢聚集在一起,随风和海流漂移。相较于僧帽水母(口腕上有数十只触手,长可达10米),蓝瓶僧帽水母体型较小、只有一条长长的主捕捞的触手,毒性较小,被其蜇伤会有点疼痛和肿胀,目前尚未出现蓝瓶僧帽水母致人死亡的报道。

  僧帽水母(学名:Physalia physalis),又称葡萄牙战舰(英语:Portuguese man o' war),是一种致命的剧毒管水母,分布在大西洋热带海域。僧帽水母触须上有充满毒素的刺细胞,人类被僧帽水母蜇伤后可以造成剧痛,并会留下红色鞭痕,要2日至3日才能消散。其毒素可以渗入到淋巴结,并造成更深入的痛楚。刺亦会造成过敏反应及一连串的影响,如发热、休克及干扰心脏和肺部功能,严重时更会致命,但致命的例子比较罕见。

  王海山称,若脚或腿被蓝瓶僧帽水母蜇伤,请保持冷静,行走可能导致毒液扩散,增大疼痛范围,到达可清理和治疗伤口的地方后,尽量保持不动。可使用塑料袋或毛巾等隔离蓝瓶僧帽水母的工具将其从身体剥离,使用海水仔细冲洗伤口以确保水母触手没有残留。研究表明,用热水浸泡伤口20分钟能有效缓解蓝瓶僧帽水母引起的疼痛,皮肤能承受约42℃的水温,并能有效治疗蜇伤,高温能够使毒液中导致疼痛的蛋白质失去活性。

  三亚多部门已联合开展加强蓝瓶僧帽水母防范宣传活动,向市民游客普及相关知识,并制作警示牌设置在水母出现的水域附近。市民游客在海边游玩遇到无法辨别的水生生物,请尽量避开,不要随意触碰,更不要把玩,也无须恐慌。如遇紧急情况 ,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完)

  2015年春节前夕重返梁家河村时,总书记来到他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家中,和当年同劳动同生活的乡亲们一起吃了顿陕北年茶饭。老乡说,总书记一边吃,一边了解村民现在的生活。

  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上来,自觉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用好。

饭店和民宿订房几近爆满

  “且让你们开开眼。”袁枚举起自己写的《随园食单》,“豆芽配燕窝,方能让人食指大动!”

  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小巷深深,流水潺潺,砖瓦苍苍,徜徉在滦州古城古街,俯仰之间,可见街铺鳞次栉比,各类非遗唤起人们记忆……

  “圆圆的土楼代表着团圆,这个彩头非常有意义,在这里不但可以畅游土楼、观赏民俗表演,还可以品尝各种客家美食,真的很不错啊!我要在这里多呆几天。”莆田游客宋女士说。

嵇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