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放弃纽约了?希音据称最早本周在伦敦提交招股意向书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3 12:32:11

财联社6月3日讯(编辑 潇湘)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快时尚巨头希音(Shein )计划最快在近几日内秘密申请在伦敦上市,为其即将在英国进行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作好铺垫。

过去几个月,在其尝试纽约上市但面临监管障碍和美国立法者的反对之后,这家快时尚公司加紧了伦敦上市的准备工作。

知情人士表示,希音准备私下向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提交上市招股意向书。不过他们也提醒称,提交的时间仍可能存在变数。

私下申请需要提交初步材料,而且并不一定意味着很快就会上市。采取这种方式,意味着未来如果希音决定推进上市事宜,将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上市。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向英国监管机构提交上市招股意向书并不保证该公司将在伦敦上市,最终决定仍需与各家机构会面并获得英国上市机构的批准。但这仍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意味着希音在伦敦上市的可能性极高。

业内人士预计,若完成上市,希音估值可能会达到500亿英镑(约合637亿美元)左右,这令其有可能成为伦敦证券交易所历史上第二大的IPO,仅次于2011年在伦敦上市的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 International)。

此前,有知情人士在上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希音在去年的一次融资中估值达到了660亿美元,今年年初开始已与伦敦的财务和法律顾问团队接触,探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事宜。

今年早些时候,希音执行主席唐伟(Donald Tang)已与英国财政大臣亨特(Jeremy Hunt))等英国政府高官以及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高管举行过会面。

值得一提的是,像希音这样数百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若能真的实现在伦敦证交所上市,对后者来说无疑将是一场胜利。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规模和流动性,目前都远不及位于纽约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近年来在与纽约争夺IPO交易的竞争中屡屡落败。

希音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潜在牵手,正值伦敦金融城作为大型跨国公司上市地面临挑战的时期。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此前便“叛变式”地选择在纽约而非伦敦上市。其他公司,如博彩运营商Flutter Entertainment和欧洲最大旅行社TUI,也以估值更高、市场流动性更强为由,将上市地点从伦敦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伦敦仅有4笔首次公开发行(IPO)交易,筹集资金总额约1.48亿美元,而且都是小规模交易。

希音创立于中国,其绝大部分供货商也来自中国,不过目前该公司总部已迁往新加坡。希音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开展有业务,在全球拥有1.5亿用户。

2023年,希音共实现净利润逾2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远远超过了2022年的7亿美元和2021年的11亿美元。这一净利润数字也超过了其竞争对手H&M,后者在最近的财年中实现净利87亿瑞典克朗(约合8.2亿美元),不过距离另一竞争对手Zara母公司Inditex仍相当远,Inditex最新财年实现净利54亿欧元(约合58亿美元)。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梁万年表示疫情已经基本结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梁万年介绍,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不能说完全结束,现在的感染在我们国家来看是零星局部散发状态。#聚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十九)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鼓励各国为打击跨国犯罪,缔结或参加有关国际条约、公约或协议,或者作出制度性安排。支持联合国三项禁毒公约,维护国际禁毒体制,倡导国际社会协调一致、责任共担、真诚合作,共同应对毒品问题带来的挑战,构建不受毒品危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尊重各国主权基础上积极开展执法合作,共同提升执法能力和安全治理水平。支持建立全球培训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更多适应维护自身安全需要的执法人员。

  她推测,第一批倒下的幼儿园可能是那些在政府要求下匆忙“转普”,但同时受政策影响较大的普惠性民办园,以及一部分教育质量不高、区域设置不合理的营利性民办园。这些首当其冲的普惠性民办园中,最先倒下的是一个个单体园,背靠集团的幼儿园相对抗风险能力会更强一些。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已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国家卫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每千人口托位数为2.03个,和2025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在入境检疫环节,抵达口岸后凭海关健康申报码完成必要通关手续。海关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测,并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者,按照告知书要求进行居家、居所隔离或就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进入社会面。旅客入境后应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二)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大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上承担特殊重要责任。倡导大国带头讲平等、讲诚信、讲合作、讲法治,带头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求同存异、管控分歧。

张景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