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兴起“文博热” 引领文旅新风尚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3 03:47:32

  中新社南宁5月19日电 题:年轻人兴起“文博热” 引领文旅新风尚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逛国潮集市,欣赏开笔礼、汉服汉礼展演,参加“孔子密码”研学探索,体验中式插花、国风游艺项目……18日,来自湖北的“00后”游客沈佳佳在广西南宁孔庙博物馆体验了一场沉浸式国风古韵文化之旅。

  “今天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我特地来博物馆‘打卡’,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沈佳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南宁孔庙博物馆是一所利用文物建筑设立的、融儒学文化和建筑艺术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当日,该博物馆通过行进式演出,融合音乐、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民众在沉浸式互动中对话历史、感悟艺术。

  点茶是古代饮茶的一种方法,是中国茶道的代表之一。列具、炙茶、碾茶、罗茶……南宁“95后”茶艺师周海莹身着宋代服饰在活动现场向游客展示点茶技艺,杯盏中一幅幅水丹青跃然茶面。

  在汉服雅集展示中,广夏荟汉服文化团 队成员苏汉忠与伙伴们通过朝代变装秀、书画赏析、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等,展现服饰、书画、音律之魅力,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当日,约有2000名游客走进南宁孔庙博物馆,馆内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在各活动项目点“打卡”拍照。

  “走进博物馆,能够让我们穿越漫长历史,认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南宁市翡翠园学校六年级学生覃靖洋说。

  时下,广西“文博热”持续升温。当地博物馆不断丰富研学项目、创新互动方式、开发文创产品。

  “我对具有‘文化味儿’的文博游有着浓厚兴趣。”南宁大学生朱琳说,近年来,她利用假期去了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敦煌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各地丰富多彩的展览让她增长了见识。(完)

  7月31号下午,涿州西北部的百尺竿镇下发通知,要求转移。孟伟是转移大军中的一员,当天下午,他自驾到市区,“基本上是踏着车底、加着油门过来的“。出发的时候,水位离他家的房子还有大约2米,到1号下午,基本上房顶都看不到了。

  7月30日20时,河北启用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滏阳河以西区域滞洪,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大、全国第三大蓄滞洪区。启用后,可以保护天津、京沪线、石德线、华北油田等下游地区防洪安全。

  距小区百米处有一家中心敬老院,昨天上午,王永义在群里看住在高层的邻居说,他们看到敬老院的人被用快艇转运走。而该敬老院的负责人张玉亮1日下午对澎湃新闻记者称,敬老院目前安全。

  此外,今年上半年,济南也实现了对福州的反超。其中,济南上半年GDP为5841亿元,同比增长6.4%;福州上半年GDP为5781.46亿元,同比增长4.5%。

  如果是2024年9月入学,张波会劝他不要冒险,“大概率还是出区。”如果孩子1到3岁,则是张波要锁定的“重点人群”:“2026年以后,‘7·31’以前的学位需求释放完了,入学孩子一年比一年少,您家孩子肯定能在德胜上。”

  <font><font>国务院副总理、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font></font>与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部长、对话法方牵头人布鲁诺·勒梅尔共同主持对话,两国高级官员出席会议。

袁大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