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ETF发行持续火热,新增产品数量同比增加五成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2 07:53:53

  本报记者 彭衍菘

  6月11日,鹏华中证8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证800ETF”;基金代码:159800)开始发售。今年以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有所提升,发行热度升温。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6 月11日,以认购起始日计算(下同),共有81只ETF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的54只增加五成。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ETF等指数基金产品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逐渐成为主流机构投资者配置A股资产的重要渠道。

  6月3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中证800ETF募集期自6月11日至6月21日,通过网上现金认购、网下现金认购和网下股票认购三种认购方式公开发售。鹏华基金表示,作为一只兼具大盘价值和中盘成长风格的宽基指数基金,中证800ETF有望成为投资者布局A股核心资产的又一利器。

  目前,跟踪中证800指数的产品有:800增强ETF(159517)、中证800ETF(515810)、800ETF(515800)。截至6月11日,3只产品年内平均浮盈达2.96%。

  鹏华基金表示,近年来,大量的风险资金集中追逐“红利”为特征的资产,集中的交易风格导致部分板块交易越发拥挤,具有吸引力的资产类型相对偏少造成了本轮的优质“资产荒”。在此背景下,以中证800指数为代表的“稳定价值类”资产,或将充分受益于主线投资方向。

  ETF加快上新

  伴随权益市场回暖,ETF积极发行。其中,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的发行规模居首,达48.12亿元。多只跟踪“中证A50”指数的产品较受欢迎,以基金募集截止日统计,来自平安基金、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大成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旗下的中证A50ETF的份额居前,均超过26亿份。

  在ETF发行数量上,易方达基金上半年发行表现突出,已经发行了包括易方达中证A50ETF(563080)、易方达创业板成长ETF(159597)等在内的8只ETF,数量上位居行业前列。博时基金、华夏基金紧随其后,均发行了7只ETF。

  目前,ETF发行市场依然保持活跃态势。截至6月11日,还有多只ETF正在发行中,包括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993)、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20663)、工银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520993)、华安深证主板50ETF(159579)、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159552)等。这些产品有望进一步丰富市场选择,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今年以来,ETF整体数量和规模显著提升。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962只ETF(仅统计主代码,下同)的资产净值合计为24576.06亿元,数量和规模分别同比增加20.4%、36.09%。

  卜益力表示,ETF规模的持续攀升,代表着市场投资力量逐步走向成熟,投资者对指数化投资理念的逐渐认同。特别是宽基ETF的投资风险分散、透明度高、不跟风追涨,适合投资者通过定投策略来平抑波动,是一个更趋长期的理性选择。

  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未来ETF发展还需注重提升产品创新、风险防控、投资者保护等能力。

责任编辑:江钰涵

  1月11日,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约2.5万名救护车工作人员再次举行大规模罢工。罢工期间,仅心脏骤停等严重危及生命的情况才会立即得到紧急救护服务。

  “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史耀斌在会上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人大、90%地市级人大、80%县级人大已建成预算联网监督系统。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7/56/7005490875337957860.jpg" alt="bqtb" />

  发挥查干湖辐射带动作用,松原市在观冬捕、品全鱼等传统旅游业态体验的基础上,打造冰雪乐园等体验区域,开展冰上研学、渔猎体验等18项冬季活动。今年元旦假期,松原市接待国内游客12.6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417万元。

  近日,《金融时报》对英国101名主要经济学家进行年度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由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引起的通货膨胀冲击,在英国的持续时间将比其他国家更长。他们认为这将迫使英格兰银行维持高利率,并迫使政府“实施更紧缩的财政政策”。经济学家预计,已经开始下降的英国GDP将在2023年继续下降,英国将面临七国集团中最严重的衰退和最微弱的复苏。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这一倡议正当其时,联合国予以明确支持并愿与中国就此开展合作,同各国一道推进落实。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全球共谋发展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张嘉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