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特斯拉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2 06:16:48

  中新社上海6月11日电 (王梦瑶)特斯拉日前于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首次在中国1:1展出其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

  今年5月,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其全球第二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该工厂初期规划年产1万台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

  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特斯拉能源和充电业务高级总监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中国是越来越重要的能源市场,也是特斯拉在能源领域的战略重点,“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制造的Megapack产品直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良好前景”。

  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6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10%。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预计,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总装机将再翻一番。

  新型储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装机的急遽扩张。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85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的52.9%,风电和光伏发电之和突破11亿千瓦。

  “风光水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天然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储能是其规模化开发应用的关键”,袁榴艳以太阳能为例指出, 光伏发电晴天中午时发电量高,夜晚用电高峰时却发不了电,储能作为“大充电宝”能够调节这种波动和变化,可以“把白天的电存起来晚上用,晴天发的电阴天用”。

  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主导地位,中国具有大规模发展优势。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认为,特斯拉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磷酸铁锂电芯的供应问题是其考虑因素之一,磷酸铁锂电芯是储能电池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目前只有中国具备大规模的量产能力。

  中国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中国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但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高达97.4%。在袁榴艳看来,中国锂电池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这支撑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快速增长。

  除火热市场和技术优势外,特斯拉入局中国新型储能也与中国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特斯拉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发展的“必选项”。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景气预期或将回升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地产链以及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的计算机、半导体板块。中长期来看,建议配置消费医药。当前消费与科技制造景气差距已经有所收敛,消费板块开始具有小幅的业绩优势。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国内消费或将持续复苏,消费板块业绩有望显著提升。

  2月13日为中小学开学日,通勤、通学出行需求叠加,交通压力增大,北京将从2月13日起恢复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多个地方此前积极探索补贴形式,减轻多孩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如,吉林为育龄家庭提供最高20万元的婚育消费贷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给予不同程度降息优惠。江苏补贴企业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补贴50%,生育三孩的补贴80%。

  29岁的汪阿锋曾是一名厨师。2019年返乡过年时,他留意到,每次嬉鱼灯很晚才结束,有的游客没地方吃住,还得出村。汪阿锋开始琢磨,家里房间有余,自己又有手艺,为何不开一家农家乐?改造房屋、增添设备、办理证照,不到半年,汪满田河畔农家乐开了门。“元宵节前后,生意好得很。”汪阿锋笑着说。今年,邻居汪来红也打算开上一家,“厨房、餐厅、房间都弄好了,办全手续就能开业。”

  这场挖掘轰动了世界,牵引出一场史学界的大变革。它是整个东亚地区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文明,也证明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殷代王室谱系几乎没有任何差错。事实上,《史记》中记载的帝系上的名字,几乎全都能在殷墟的考古标本——卜辞上找到。

  鼓声雄浑激昂,锣声铿锵有力,舞狮灵动献瑞纳福,秧歌欢快载歌载舞……2月5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以“美丽延庆舞动新时代 冰雪夏都欢乐闹元宵”为主题的延庆区2023年元宵节花会游园活动在北京世园公园成功举办。当天,舞龙、舞狮、旱船等延庆20档优秀花会表演队伍,齐聚中国馆前的万花广场、国际馆前广场、植物馆前广场、园区南路等区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烟火气儿浓厚的花会演出。

陈添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