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防汛隐患治理 提升市民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2 14:47:59

少妇人妻好深好紧精品无码「あなたの方は何してたの」<strong>美抨击中国成“家常便饭”对商业不利</strong>TnnrqDBC-K2tkQj5tTQVFkpdv0sAVHg-北京推进防汛隐患治理 提升市民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

  这是记者31日从2024年北京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市应急局副局长李宇表示,从近年来的防汛实践来看,北京面临的防汛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排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汛期短历时、雨强大的降雨,易造成城乡下凹式桥涵、低洼院落、地下空间及排水标准不高的路段等发生积水,城乡结合部、部分郊区新城等区域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分布在城郊的231处下凹式铁路桥涵和个别排水系统标准比较低的路段,遇到强降雨造成内涝积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目前,北京还有121处积水点尚未完成工程治理,需要在汛期重点盯防。遇有极端降雨时,地铁、半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地下空间仍存在防汛风险,还需加强防倒灌、应急疏散避险和应急抢险措施。

  二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北京山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2%。截至目前,北京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9147处,较2023年增加615处,山洪沟道352条,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涉及7个区、98个街乡镇、774个村。

  此外,郊区旅游景点与山洪地质灾害 的隐患点重叠,暑期旅游旺季与汛期雨季重叠,户外运动和旅游人员流动性大与山区通信盲区重叠,预警转移难度大,这些因素都极易造成风险。

  三是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去年永定河发生罕见流域性洪水,滞洪水库、水闸、堤防等防洪工程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北京正在加快推动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但短期依然存在防洪短板问题。北运河、潮白河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遇到超标准洪水时仍有风险。

  四是基层防汛应对能力和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仍需提升。在应对极端强降雨情况下,如何迅速启用基层防汛力量和调动相关物资,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公众对于涉险时的自救互救技能还不能完全掌握。全市各级防汛系统仍需通过更加通俗的方式普及防汛避险知识,抓好防汛应急的社会动员,提升市民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

  加快推进防汛隐患治理

  李宇表示,北京扎实开展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督促开展水利工程等7类防汛隐患排查,并建立防汛隐患台账。梳理全市442处积水点,逐一核实下凹式立交桥和道路积水点工程治理情况,明确治理主责单位,加快推进防汛隐患治理。对于汛前无法完成的,要严格落实应急度汛措施。全面推进地灾风险隐患综合治理,2024年申报地灾治理工程项目13个,涉及8个山区6463户。

  按照识别筛选、接案、评估与诊断、确定辅导策略、介入、资源链接、信息登记服务宣传和辅导总结的流程,民政部门为前往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且愿意参加辅导的当事人开展离婚辅导。婚姻家庭辅导员对离婚对象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离婚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直接介入、间接介入或者综合介入等辅导策略,让离婚对象充分进行思考与感悟,理智决定是否离婚,积极发挥婚姻家庭辅导“预防针”“稳定剂”的作用,截至目前,已有14对夫妻在离婚冷静期接受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后放弃离婚登记。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介绍,白皮书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四是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民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