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30 21:28:15

  中新网郑州12月29日电 (记者 韩章云)从“手铲释地书”到实验室解谜,再到碳十四测年、古DNA研究、同位素分析……当前,众多科学技术的加持,让考古工作愈发精细,越来越多的历史谜题得以破解。

  12月29日,为期2天的2023黄河考古论坛暨河南科技考古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此次会议由河南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会议上,多位考古专家、学者分享了科技考古在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一批考古成果对外公布。

  以多种同位素分析为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立刚表示,史前文化交流是一个普遍现象,但目前的研究多限于从器物类型学层面揭示现象,很少涉及背后具体原因或者交流形式。

  周立刚介绍,其团队对位于河南省的渑池笃忠、叶县余庄、禹州瓦店、郾城郝家台等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遗址同时开展了碳氮锶氧多种同位素分析,并在采样策略上对牙齿和骨骼样本进行同步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的人群迁移模式。他说:“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同位素综合分析能够为揭示不同遗址人群迁移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线索,从而打开史前文化交流研究新视野。”

  同位素分析对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史前青铜小件研究也有“立功”表现。

  据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崔天兴介绍,其团队对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在2007年出土的两件青铜小件进行研究,铅同位素、成分分析显示两件青铜器均属于铅锡青铜,且铅含量均在8%以上。而两件器物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碳十四测年显示其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晚期。

  “两件青铜小件的元素含量分析显示,沟湾先民们已经意识到了一定的合金配比,对铅、锡的金属性能有一定了解。”崔天兴表示,这两件青铜小件的出土,对研究青铜器的来源、青铜冶炼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中国史前时期对青铜器的利用和认识提供了新的材料。

  考古工作中,古DNA研究也正在发挥强大能力,解密人类迁移流动的问题。

  位于河南三门峡地区的虢国是周朝立国前后分封的重要姬姓封国,但是目前对于虢国东迁后的人群遗传特征以及虢国被晋国灭亡后虢人的去向问题尚不清楚。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喜艳团队以与东迁后虢国直接相关的考古遗址李家窑遗址和上河墓地的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DNA研究。

  “我们发现,上河墓地人群与古代黄河流域人群有着非常近的遗传关系,暗示了该人群可能起源于陕西一代,而李家窑遗址人群受到更多类东亚南部的遗传影响。”武喜艳表示,这项研究为虢国被灭国后虢人的去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了解西周时期复杂的人群流动和虢人的遗传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科技考古在提高 考古学研究水平、拓宽考古学前沿视野以及推动考古学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经过20年的发展,河南科技考古已取得显著成就,研究力量在全国省级考古单位中处于第一方阵。特别在科技考古资源方面,河南表现尤为突出,以时代连续和质量保存好著称。(完)

  来自梧州市的张楚焜在TCL空调实习工作,能够坐上专车他非常激动,他说:“这是我第一次乘坐返岗专车,给我们带来很大方便!如果我们自己买票,不仅难抢,还要转很多趟车才能到达。”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秦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机构抱团的现象预计还将在很长时间内长期存在。经济回暖、股市复苏,市场交投更为活跃,参与者风险偏好也将抬升。作为公募的机构投资者,同样也会受益于市场的回暖,新基金发行规模也将水涨船高。而市场中真正吸引机构资金的优质、核心资产终究只是有限的一小部分,基金抱团的现象也会延续,只是集中度多少的问题。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在“三个统筹”领航下,全面注册制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监管体系等方面出现整体变革。

  其中,医疗服务部分的费用占种植牙整体费用比重较高,根据国家医保局去年调研显示,以各省份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为例,医疗服务部分的平均费用超过6000元,一些省市费用超过9000元,已经成为种牙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服务费用偏高的原因多样,既有项目设置不合理,过度分解,也有定价过高、巧立名目乱收费等。

  杨璟也坦言,这些工人春节后要返回自己岗位。年后,工厂仍面临着人力资源紧缺问题。

  银兰高铁,全长431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宁夏首府银川与甘肃省会兰州之间第一条直连高铁通道。运营月余,已运送旅客超过30万人次。

戴右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