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脑计算机会成为AI时代的“宠儿”吗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7 16:44:23

  ◎本报记者 张佳欣

  现代计算机对电力的需求正在以惊人速度增长,许多科技公司正努力开发更节能的硬件。但是,人们能否构建一种全新架构的计算机,从而在节能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一些公司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正在利用神经神态计算技术,制造像大脑一样思考的计算机,即“类脑计算机”。这种创新技术旨在模仿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或许会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人脑以极低的能耗运行,却能完成复杂多样的任务。据美国今日物理网站报道,人脑运行的功率约为12—20瓦,占人体代谢率的20%;相比之下,有些台式电脑的功率约为175瓦,英伟达H100等尖端AI加速器的功率更是高达300—700瓦。

  在神经形态计算中,电子设备模仿神经元和突触,并以一种类似于大脑网络的方式相互连接。

  神经形态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一些基本特性,使其与传统计算机区别开来。首先,神经形态计算机没有单独的内存和处理单元,这些任务可以在芯片上每个神经元的位置一起执行,所以不需要在内存和处理器之间传输数据,减少了能源消耗并加快了处理速度。

  其次,在传统计算中,系统的每个部分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并可以与任何其他部分进行通信;而神经形态系统中模拟的神经元和突触只 有在需要时才被激活,从而节省了能源。

  此外,现代计算机是数字化的,使用1或0来表示数据;而大脑中的电信号并不简单地由0和1组成,神经形态计算机也能模拟大脑这一点。

  硬件与软件是双重支柱

  神经形态计算依赖于两个基本技术支柱:硬件和软件。

  在硬件方面,科学家正在开发特定的神经形态芯片。例如,英特尔公司2021年发布的原型神经形态芯片Loihi 2。这款芯片面积为31mm2,其处理器最多可封装100万个人工神经元。

  今年4月,英特尔宣布打造出全球最大的神经拟态系统Hala Point,旨在支持未来类脑AI研究。该系统就是基于Loihi 2处理器构建的,拥有多达11.5亿个神经元和1280亿个突触,速度最高可达人脑的200倍。英特尔称,Hala Point的神经元容量大致相当于猫头鹰的大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神经形态计算机。

  除了英特尔,IBM公司也在去年推出了其最新的类脑芯片原型“北极”(NorthPole)。这款芯片是之前“真北”(TrueNorth)芯片的升级版,测试显示,它比市场上的其他芯片更节能、更节省空间、速度更快。目前,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将这些芯片组合成更大规模的系统。

  此外,规模较小的神经形态公司,如澳大利亚AI芯片制造商BrainChip、中国AI芯片初创公司SynSense以及荷兰神经形态处理器公司Innatera也在这一领域积极投入研发。

  在软件方面,正在开发的算法和计算模型都在模仿大脑的学习和信息处理方式,例如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商业应用前景乐观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神经形态计算机的未来商业应用主要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为AI应用程序提供更节能、更高性能的平台,包括图像和视频分析、语音识别以及为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提供动力的大型语言模型;二是“边缘计算”,即在联网设备上实时处理数据,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手机、可穿戴技术等都可通过“边缘计算”应用极大提高效率。

  然而,技术挑战依然存在。神经形态计算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软件的开发,以适应这些独特硬件的运行需求。尽管硬件已逐渐成熟,但如何以全新的编程方式激活其潜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成本也是一大挑战。无论是硅基还是其他材料,制造全新的神经形态芯片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投入。

  今年5月,德国科技公司SpiNNcloud Systems宣布,他们正在开发一款名为SpiNNaker2的神经形态超级计算机,能模拟至少100亿个神经元,并计划将其商业化。这款基于人脑原理的混合AI高效能电脑系统,无疑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注入了新活力。

  回想小时候的经历,王印觉得自己得到的最大资源就是“空间”。他想过学美术,但拿不出报课外班的钱。在20多年前的山东农村,常见的是铁丝等身边的材料,他于是自己琢磨。“因为一直在做,偶尔失败也就失败了,节奏并不着急。”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正值快递淡季,各家快递企业却卷起来了:半日达、48小时发货以及送货上门等宣传用语越来越多出现在电商平台中。显而易见,电商物流正在加紧提速。

  [#熊猫林惠死亡#,曾被拍到鼻部出血]4月19日,据多家泰国媒体报道,清迈动物园雌性大熊猫林惠自4月18日出现生病症状,于19日早不幸死亡。4月18日,一名泰国网友在清迈动物园进行直播时,突然发现旅泰大熊猫林惠出现身体不适,鼻部出血、颈部有血迹的情况,引发关注。随后,热心网友立即通知动物园饲养员及兽医进行检查。林惠是一只雌性大熊猫,于2001年9月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出生,父母分别为盼盼与唐唐。与它同时出生的还有它的双胞胎兄弟林阳。2003年10月,林惠与另一只雄性大熊猫创创一同被租借给泰国清迈动物园,租借期为10年。@九派新闻

  另一个协调机制是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成立,协调解决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涉及国家层面的规划、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问题,开辟绿色通道推进项目实施。

  第十三次军长级会谈后,西部战区表态“会谈中,中方从维护中印两军关系大局出发,为推动边境局势缓和降温做出了巨大努力、充分体现了诚意,但印方仍坚持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的要求,为谈判增加了困难”。

周佳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