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彰显开放活力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7 10:25:48

  作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14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今年以来,中国出境游加速恢复,出行目的地不断增加。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700万人次,预测2024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3亿人次。在曼谷热带丛林骑大象、在吉隆坡品尝特色美食、在奈良逛公园喂麋鹿、在迪拜体验沙漠冲沙……多元化游玩体验受到中国游客欢迎,不少年轻人定制的“小而美”线路,为旅途带来更多“松弛感”。日渐火热的中国出境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重要推动力。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博扬·拉利奇表示,中国出境游持续回暖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明证,也为全球旅游业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奥地利国家旅游局亚太区总负责人雷纳称,中国游客的到访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同时也提升了奥地利在中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为国际旅游主要目的地,中国张开双臂迎来更多外国游客。中国免签“朋友圈”有序扩容、国际航班班次增加等诸多利好因素叠加,中国入境游市场加快复苏。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其中以旅游观光最多,占到三成以上。携程数据显 示,一季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六国的免签入境游客总计同比增长约6倍,新加坡和泰国的免签入境游客分别同比增长超10倍和超4倍。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客达177.5万人次。彭博社近日报道称,受新的免签入境计划和更便捷的无现金支付系统的吸引,中国正重新成为东南亚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入境游持续升温,体现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吸引力不断提升。

  通过旅游这扇窗口,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近日在陕西西安举办,与会中美双方代表都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旅游合作,促进两国民众往来。目前,中国共设立48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个驻外旅游办事处和3个驻港台旅游办事机构,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组织,推动中外游客互访、文明互鉴。中国出入境游旅游市场日渐升温,正是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旅游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例如,近期,上海市提出努力构建文旅领域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正以假日经济为抓手,打造都市旅游“首选地”和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一张名为“ShanghaiPass”的多用途预付费卡已在上海发行,让国际游客入境旅游体验更多元更便捷。

  很多公众和网友反映,感觉中国的防控政策只有管控和放开两个阶段,而不是一直科学精准地去管理调控。对于这种说法,梁万年说,中国的疫情防控是依法科学的,按照对疾病等相关的认识在逐渐调整优化和完善。从2020年疫情开始至今,中国经历了几个阶段。2020年1月至4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发传染性疾病,中国当时采取的最重要的策略是应急围堵,而且是一种超常规的应急围堵阶段。2020年5月以后,中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从南航航班运营情况看,宣布实施入境新政后,部分预订了12月底至1月初航班的旅客,主动改签至1月8日以后出行。此外,国际航班回程需求明显增长,1月8日至春节前回程航班人数屡创新高;武汉至曼谷航班迎来了一波出行热潮;近两周内南航香港至武汉、武汉至曼谷等国际和地区航班平均客座率均超过90%。

  友谊关海关监管七科三级主办林羿岑介绍,该关按照新规定做好监管服务,在旅检现场上线了核验分流一体机,旅客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健康申报,入境时扫描护照,自动完成信息核对和体温监测,无异常即可通关放行,整个过程最快20秒即可完成。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表示,虽然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但根据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包括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的参保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今年的春运已经开始,人流高峰和疫情流行叠加,将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特别是农村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将面临不小考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疫情防控。从县到乡镇再到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也已加强了医疗资源配置和防疫科普宣传,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能力。

  音乐会以李凤云教授和王建欣教授的琴箫合奏《梅花三弄》开始,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之音韵也。随后的古琴独奏《流水》和《广陵散》是李风云教授多年来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音乐中巍峨苍劲的高山,涛汹涌的流水,展现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人情怀。

吴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