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匈奴古墓发现中原墓葬习俗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2 22:00:51

  中新网洛阳12月21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为期2天的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21日持续在古都洛阳举行。记者获悉,中蒙联合考古工作队本年度在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几座小型匈奴贵族墓葬中发现中原墓葬习俗。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些发现为探索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早期交流、匈奴甲字形墓葬的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

  高勒毛都2号墓地是蒙古国一处大型匈奴贵族墓地,位于该国西部后杭爱省境内。2017年至2019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与蒙古国学者对此开展联合考古。今年7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参与的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草原考古遗存研究”在蒙古国启动,此次考古发掘旨在厘清该处墓地最早使用年代、具有中原风格的甲字形墓何时出现在蒙古国等前期遗留问题。

  据项目中方现场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立刚介绍,今年考古人员发掘了3座编号为M227、M228、M225的小型圆形积石墓,在M227、M228墓底均有带头箱的木棺,棺的上下周围均填充木炭,最厚达0.5米。M225墓底也发现大量积炭。他称,“这种现象在匈奴墓葬中十分少见”。

  周立刚介绍,今年发掘的3座墓葬在地表结构、墓室内容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且测年结果表明它们不晚于公元前97年,可能是该墓地上最早的墓葬。尤其是M225为带墓道的圆形墓,东北角有3米长的石砌墓道,并且有相关祭祀遗迹,有可能是甲字形墓葬的早期形态。

  此外,考古人员在一座编号M20的小型甲字形墓中也有新发现,其出土遗物包括:水晶珠饰、铜三足盘、铜盘 口壶、金质日月、银饰、柿蒂纹铜片、陶器(内有黍)、漆器等,尤其是金日月、漆器、汉式青铜器,以往只见于大中型墓葬,在小型墓葬中是首次发现。他认为,M20为研究小型甲字形墓的身份级别提出新问题。(完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14日消息,为最大限度加快防疫药品流转速度,北京地区5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优化药品进出库工作流程,药品流转再提速,确保药品12小时进出库。

  本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两国签署了包括巨额能源贸易在内的多项合作协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备受媒体关注的以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的议程并未实现突破。

  从核酸检测试剂盒切入抗原检测试剂盒业务的不止达安基因。明德生物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也在2022年3月15日已获批。

  实际上,在《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中央文件中也不难发现,我国重点扶持的对象是那些在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领域以及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中,能够发挥“补短板”和“锻长板”作用的专精特新企业。

  与此同时,杜娟的同事开始呼叫120,但打过去一直占线,杜娟和同事在病人身边一直等到8点,120救护车才赶到。“特别难呼叫”。

  不过,由于沈女士小区一直处于封控状态,沈女士据此再次申请隔离补贴,要求保险公司再赔付隔离津贴5400元,总金额达到6000元最高标准,又一次遭到保险公司拒绝。

黄俊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