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上海探索打造多层次肿瘤防治网络 实现联动诊疗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9 04:55:47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许多类型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期预防、及时筛查和精准治疗,来控制甚至治愈。

  正值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7日,上海的三甲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携手医联体肿瘤专科联盟单位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全程管理、联动诊疗”的肿瘤防治网络;同期“绿丝带”肝癌早诊早筛项目启动,计划在2年内通过免费的超声和甲胎蛋白(AFP)检查,对约5万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复旦中山肿瘤防治网”以中山医院为核心,联合8家医联体肿瘤专科联盟单位及18家社区共同构筑。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29个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为该网络提供技术支撑,医联体单位作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担任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提供肿瘤“防筛诊治访”全流程健康支持。“复旦中山肿瘤防治网”将惠及200万人群。

  据了解,“绿丝带”肝癌早诊早筛项目汇聚了中山医院肝脏肿瘤、肝病科、感染科、消化科等多学科的权威专家,致力于打造肝癌早筛早诊的“高速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介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的带领下,中山医院在肝癌临床诊疗技术上实现了诸多创新。“绿丝带”项目汇集了高精尖的诊疗技术及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是医院肿瘤防治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他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创建肝癌早筛的先进模式。

  身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樊嘉表示,中山医院作为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之一,肩负推动肿瘤疾病精准诊疗的重任。未来,中山医院将持续探索创新肿瘤“防筛诊治访”工作新路径,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肿瘤防治经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指出,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推动医学创新转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全国肿瘤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据悉,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中山医院携手“复旦中山肿瘤防治网”成员单位,通过科普短视频、MDT义诊、线上患教直播等方式,为大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激发大众主动筛查和及时治疗的意识,共同构建健康防线。(完)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江西积极筹备组团“出海抢订单”,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海外客户,抢抓国际订单。

  <strong>就业升级制定技能提升项目</strong>

  正如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杨现民所说,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上大有可为。“基于互联网构建超大规模、高速畅通、规范有序的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实现师资、课程、场地等优质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持续有效流动,让每位学习者都平等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三年的时间里,牛欢乐从一名乘警“小白”成长为一名可以独挡一面的战士,旅客的鼓励与赞许是她成长的“助推剂”,更离不开同事与家人的帮助与支持。牛欢乐的丈夫是太原铁路公安局秦皇岛公安处的一名铁路警察,因为工作繁忙,两人在春节期间没有团聚。虽然两地分居,但夫妻二人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春运路上相互为伴的“浪漫”。聚少离多让两人待在一起的日子掰着手指头也能数清楚,两人之间却没有丝毫埋怨,更多的是相互鼓励和支持。牵挂时,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互道平安,在不同岗位上携手同行。

  在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华文看来,像“元宵钱王祭”这样各地兴起的祭祀活动,如黄帝祭祀、孔子祭祀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样的祭祀活动不是“迷信”,也不是“秀场”,而是寄托了文化信仰,表达的不仅是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宣示,是对其道德价值的认同表达,在情感的最深处,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回归。

  为纪念“三世五王”的历史功绩,杭州人民及钱氏后裔从宋神宗时期起就在表忠观(钱王祠)举行元宵祭祀,并成为杭州特有的民俗活动。

黎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