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

来源: 学习网
2024-06-24 03:56:29

  中新网扬州6月23日电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

  活动创新展现方式,以扬州弹词为串联,围绕“通江达海”“工开万物”“水润华章”“护我安澜”等主题,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曹岳森,浙东运河博物馆负责人张慧,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青年代表郭凯,演员张志坚、侯京健,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国家一级演员单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作家马伯庸,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何青青,歌唱家雷佳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唐磊(马达加斯加)、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孔爱凯(肯尼亚)、北京和江苏小学生代表等中外嘉宾,通过情景讲述、音画视频、文艺表达等多种形式,展现绵延的文化根脉、 鲜活的生态绿脉、涌动的经济命脉,击新时代之水,让古运河重生。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新媒体中心、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发布大运河网络主题宣传项目和正能量行动计划等,多维度讲好致富河、幸福河的故事。运河沿线省(市)网信和文物部门发布主题日,接力推出线上线下联动的网络传播活动。活动设置“江苏时刻”,发布了一批融媒体项目,公布了申遗成功十周年大运河江苏段重要考古成果。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和“走大运·行好运”融媒项目暨“扬州是个好地方”网络传播活动。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扬州市委网信委、人民网承办,扬州市委网信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文物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人民视频协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新闻单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大运河沿线省市网信办和文物局负责同志,江苏省有关部门、主要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各设区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及网信办主任,主要商业网站平台负责人及媒体记者等300余人参加活动。(完)

  直到时光的脚步走到清末,“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倏然而至,全新的世界与时代图景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天朝黄昏最后的宁静。面对冲击和溃败的焦虑,连同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和确认,促使着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向固有的历史叙述投去重新审视的目光。从康有为的“上古茫昧无稽”,到胡适的“东周以上无信史”,“疑古”逐渐成为一时风潮。

  长期蹚水肯定不是办法,开路之余也要学会搭桥。马建虎有着较为丰富的线路工作经验,他在巡线之余,自己找来废弃的木板、钢材搭成简易桥跨在经常行走的小河两头,不仅方便了日常工作也为周边的牧民提供了便利。

  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各省份马不停蹄开始了经济“大比拼”。多地密集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开启基建“加速跑”模式,力争为兔年经济开好头,起好步。

  为石家塔村五保户老人端过夜壶,给下庄河村患者做过饭,村民逢人都说,辛平大夫是个大好人。2020年,他被评为“2019年度吕梁市十大最美村医”。

  越往山区巡查,人烟越稀少。但时不时会遇见一些“精灵”向“三兄弟”问好:一群黄羊出现在警车前方,歪着脑袋盯着闪烁的警灯。车一动,黄羊也往后挪几步路,车一停,黄羊也停在了原地,仿佛在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随着一声警车的鸣笛,黄羊兴奋地蹦了几下迅速跑开了。

  将地方特色融入新春“夜游”市场,是浙江各地吸引八方游客的“秘籍”。

谢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