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游客暴涨超900% 赴华旅游成国际新趋势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5 07:51:06

  赴华旅游热系列观察稿件之三——

  韩国 游客暴涨超900% 赴华旅游

  “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近日,中国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一句戏谑道出了韩国游客对湖南张家界的青睐。韩国法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访华的韩国游客达14.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08.7%。

  今年以来,韩国游客赴华旅游态势不断高涨。李素希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接送的海外跟团游客人数为58万人次,同比增加105%。从3月起赴华跟团游客数量明显增长,环比增加38%。

  大韩航空中国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4月,大韩航空已经恢复了中国大陆地区17个城市共19条航线的运营。“2024年,我们预计将有更多韩国游客前往中国游玩,且2024年有望成为中韩旅游复苏的元年。”

  “中国最吸引我的是各个城市和地方的多样性。中国地大物博,地区差异很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3月刚刚结束中国之旅的韩国游客郭先生说,“中国的这种多样性,会一直吸引我去中国旅游,探索每个地方的魅力。”

  除了韩国外,多国游客赴华旅游的热度也在不断上升,中国旅游市场的吸引力逐步增强,为全球旅游业的复苏注入动力。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入境免签政策拉动作用明显,实施新免签政策的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来京游客大幅增长,比2023年同期增长近5倍。

  近日,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景气报告》指出,互免签证政策实施后,“新马泰”游客来华旅游订单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据了解,近期前往中国的日本民众大幅增长。以今年1月至3月申请中国签证的日本人为例,仅日本关东地区的申请人数就超过9万人,同比增长约350%。

  俄罗斯新闻社报道,俄罗斯旅游服务平台OneTwoTrip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游客对4月广州、北京和上海酒店的搜索量是之前一个月的三倍。网站方面表示,境外旅游目的地中,人们对中国的旅游需求增长最为显著,其人气还在不断攀升。

  《澳大利亚人报》曾报道指出,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人2024年最热门的旅游搜索地之一。去年11月,中国和澳大利亚共同发布的《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中指出,两国同意在互惠基础上向旅游、商务人员开放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此举受到了澳旅游界人士的好评。

  澳大利亚旅游与交通论坛首席执行官玛吉·奥斯蒙德说:“这项新的签证安排将使我们两国之间的旅行变得更加容易,让更多澳大利亚人能够访问中国,并有望鼓励更多中国游客和学生来到澳大利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就在于多交往,旅游被视为最具活力的民间交往形式。随着中国免签政策效应显现以及便捷支付等各种便利措施的实施,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海外民众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日本熊猫木雕家阿久津优曾在社交媒体上通过漫画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中国熊猫之旅”,有日本网友留言称看起来很有趣,是充满魅力的旅行路线。

  “虽然回到了日本,但我的心仿佛留在了四川。”日本游客远藤英湖说,“我想把这次旅行经历告诉更多日本朋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四川和熊猫基地的魅力,喜欢上中国。”

  “我喜欢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每次去中国,旅游体验都很好。”韩国中文翻译从业者金姿玲一直将中国作为自己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她说,每次在中国旅游的时候,都是“随到随新”。每次来,都感觉有一些发展和变化。也许是中国的发展给自己的国民带来了一种稳定感,或者可以说是自信,“我每次都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自在舒适”。

  “自己倒不怕,但我担心兄弟们。怎么带他们出去,得怎么完完整整带回来。”鲁宏伟有些哽咽,“那次灭火,大家齐心协力,只用了4个多小时,但兄弟们浑身漆黑,有的裤子烧成‘裙子’,有的脸上烤脱层皮、手上全是血印,我看了直掉泪。”

  天津市纪委监委在起草派驻机构工作实施细则过程中,面向全市纪检监察系统118个单位和部门展开三轮调研,收集到意见建议1181条及相关问题73个。“通过深入调研,既系统了解了全市派驻机构改革成效,又准确掌握了派驻实践中在理念思路、改革落实、业务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细化需求,为高质量完成起草任务提供了实践基础。”该市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实施细则已经顺利制定出台,在其中也专门作出了规定,把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作为“室组”联动监督的重要内容。

  郑宁建议,可以利用行业组织发出倡议、协调粉丝共同参与等多种形式引导明星表态、在全社会营造理性追星的健康氛围。

  列车上,遇到汉语讲得不好的彝族老乡,26岁的彝族列车员吉克日古会用彝语进行交流。他说,这条铁路全线通车好几天后,仍不敢相信,“像做梦,因为凉山人对这条铁路渴望太久了,以前的慢火车太慢了。”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提示,春节期间国外旅游可能会遇到不同于国内的毒株,如果没有“阳”过,出国旅行感染风险会增加。如果在异国他乡生病,也要考虑就医和用药问题,要做好准备,例如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最好能了解一下当地的就医流程。

赵大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