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阳区36个城中村释放产业用地超3300亩

来源: 杭州网
2024-06-23 10:34:55

  中新网武汉3月31日电 (黄璜 卢琪 吴淘淘) 武汉市汉阳区31日举办2024年一季度招商推介大会,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2个,总签约金额达428.36亿元。据悉,本次大会旨在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激活“城中村”产业用地,目前该区36个城中村已释放产业用地总量超3300亩。

  据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郭笑撰介绍,汉阳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知音文化故里、中国近代工业摇篮。1900年前东汉时期筑就的却月城,拉开了武汉建城序幕。这里流传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传承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赋文脉,享誉着闻名中外的“汉阳造”工业品牌。

  如今的汉阳,晴川阁、古琴台等历史遗存星罗棋布,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琴台美术馆等艺术殿堂交相辉映。同时,“七纵九横”骨干路网贯通全域,4条地铁通达三镇,12座桥梁横跨长江、汉江,交通“半小时生活圈”覆盖武汉。特别是即将开工建设、武汉规模最大的汉阳高铁站,将成为串联全国东西大动脉的重要节点。汉阳还是武汉都市圈、长江经济带和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等多个区域发展战略交汇点,获得重大发展机遇叠加赋能,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

  当前,汉阳正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1+6”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据了解,这里汇聚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集团,全国前三的汽车经销商——恒信德龙,世界领先的桥梁设计建造企业——中铁大桥局等大批企业,到2025年将形成大健康、工程设计与建造、汽车后市场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制造、金融商贸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和会展文旅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汉阳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城“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业规模、创新平台三个“双倍增”。预计未来三年,将成立20个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平台、运营20个重点产业创新单元、产生1亿元创新成果转化收入、形成60个创新领军人才团队,并将高品质建设运营一批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科创楼宇、创新街区,不断擦亮“知音人才谷”品牌,合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共同培育汉阳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汉阳地处武汉中心城区,该区近年来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稳步实施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成功释放了一批优质土地资源,目前全区36个城中村已释放产业 用地总量超3300亩,其中仍有2800亩产业用地可供开发合作,发展空间广阔

  目前,汉阳高标准建设了黄金口都市工业园、龙阳湖健康谷、省级青创园等产业园区,打造了元宇宙、工程咨询等13栋特色产业楼宇,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聚力“智慧城市+数字赋能”,打造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网格智能化服务平台”等场景,以更多的应用场景开放支持企业发展;打造的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基金管理规模超1750亿元,设立20亿元“祁遇创新发展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服务;重磅推出区块链、总部经济等专项扶持政策,新落户企业最高奖励5000万元,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1亿元、2000万元综合资助等。(完)

  对于家长和校外人员,东南大学特别规定:因需入校的家长和其他校外人员,可提前一天线上申请,并经校内有关单位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生成入校码,方可入校,出校时,需做好扫码登记。

  另外,李家超表示,本月4日,他将会率领香港代表团启程前往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展开他今年第一次外访,全力开拓香港和中东的发展空间,协助香港业界把握经济复苏的机遇,希望帮助中东企业进一步认识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让香港的专业服务在中东和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发挥出来,开创更多互惠共赢的新篇章。

  ——更加突出产业转型。开工建设首钢怡和合作项目、王平煤矿主题休闲度假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打造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和“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努力汇聚更多优质资源。推进中关村石景山园和门头沟园运行体制机制改革,细分产业发展方向,做精做优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京西示范区产业高端化、特色化发展。

  《法治日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近年来,网络平台卖家错标商品价格(特别是卖家标价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乌龙”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诸多纠纷。

  “当我们移民到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中国人开始占领我们。”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制造与销售、金属材料销售、机动医疗车改装、汽车销售等。

郭子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