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何动机?微众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网商银行发力交易银行方向

原标题:各有何动机?微众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网商银行发力交易银行方向

69欧美,艳母在线免费看影视网站-vSffvWCAJg1MNDp-各有何动机?微众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网商银行发力交易银行方向。

  来源:WEMONEY研究室

  自2014年首批试点启动以来,民营银行历经十年蝶变。目前,我国有19家民营银行,背靠腾讯的微众银行、背靠阿里的网商银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先后成立于2014年、2015年。从2023年数据来看,微众银行资产规模达5355.79亿元,居民营银行第一 。网商银行资产规模达4521.30亿元。两家银行合计资产规模近万亿元,占据行业约5成份额。在营收和净利润上,2023年,微众银行分别达到393.61亿元、108.15亿元;网商银行分别为187.43亿元、43.03亿元。

  不过,在银行业整体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民营银行也面临着业务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等挑战。新的增长点从何而来?作为行业的两大“排头兵”,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近日均迎来一些新业务动向,或可为行业发展带来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为其他机构业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客群有所差异,这也决定了二者的优势和打法各有差异。

  数据显示,微众银行累计服务4亿个人用户和超400万小微企业。而网商银行的客户群体为小微企业,累计服务5300万小微企业。

  网商银行战略升级

  发力交易银行方向

  在成立九周年之际,网商银行首次对外解读其交易银行战略。

  6月25日,网商银行行长冯亮表示,交易银行是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网商银行不仅要成为小微“信贷专家”,也要成为小微“资金管理专家”。

  因此,网商银行推出两套小微资金管理解决方案——生意卡和电商通,分别面向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它们与此前升级的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大雁系统,组成网商银行交易银行的三大板块。

  “网商银行所有业务发展并非以银行自身的增速为导向的,更多是考量有没有真的去做创新,解决客户痛点和社会当中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冯亮表示。

  此次战略升级正是基于网商银行对小微金融需求变化的洞察。“过去10年,普惠金融重点在解决小微信贷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但小微经营者的收款、支付、理财等资金管理服务,仍然存在大量痛点,且缺少银行专注解决。这正是网商银行交易银行探索的出发点。”冯亮表示。

  事实上,网商银行交易银行业务已经起步。

  2023年报数据显示,在小微理财方面,网商银行已和23家银行理财子机构达成合作。截至去年底,理财代销规模超过5000亿元,步入行业第一梯队。

  今年4月10日,网商银行升级大雁系统,引入AI大模型的能力,识别小微企业和完善信用画像,提升产业链金融的覆盖率和精准度。而本月升级的生意卡和电商通,又分别面向个人经营这和企业经营者,提供了资金管理的解决方案。

  冯亮认为,在交易银行战略中,网商银行的特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用户基础,在信贷方面,网商银行已累计为5300万小微经营者。二是数字银行的便捷体验。网商银行不设线下网点,有支付宝就能用,可以触达最广泛的客群。三是技术沉淀。从大数据风控到大山雀、百灵等智能风控系统,网商银行在小微金融科技领域持续创新,为交易银行打下基础。

  “始于信贷,不止信贷,成立9年,我们希望为诚信经营的小微经营者提供相伴成长的金融服务。在AI时代,交易银行也将迎来更多可能性。”冯亮表示。

  微众银行在港设立科技子公司

  瞄向金融科技出海赛道

  近日,伴随着监管批复,微众银行成为首家获批设立科技子公司的民营银行。  

  6月2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许可批复消息显示,原则同意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公告要求,在微众科技设立后,微众银行应按照香港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法定程序,并将进展情况及时报告深圳金融监管局。同时,该行需要加强对微众科技的并表管理。

  根据监管发布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外从事股权 投资及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审批事项服务指南》,中资商业银行申请投资设立、参股、收购境外机构应符合多个条件,包括公司治理良好,内控健全有效,具有清晰的海外发展战略和良好的并表管理能力。同时,还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根据微众银行年报,该行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68.84亿元,89.37亿元,108.15亿元,均实现盈利以及正向增长。

  WEMONEY研究室从微众银行处获悉,该科技子公司将作为微众银行境外业务管理平台,以自主可控技术参与国际市场高水平竞争。

  此外,微众银行表示,此次成立科技子公司还将有助于其参与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把国内最佳实践转化为国际法定标准乃至事实标准,助推中国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借助金融科技对外输出,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规则话语权。相较于传统银行,民营银行在机制、体制方面通常更为灵活,有望带来更创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激发市场活力。当下,微众银行科技子公司尚处于摸索期,需要更多的空间和尝试。

  据披露,作为一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科技作为发展的核心引擎,逐步构建面向数字化时代的科技能力矩阵。微众银行历年IT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9%,科技人员数量始终保持在全行员工总数50%以上。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提交专利申请3778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个领域持续探索,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实现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结语

  普惠金融关系着民生福祉,被寄予了更多期望。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作为银行业改革创新的产物,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为代表的数字银行,依托数字科技优势,面向用户推出各类创新产品与服务,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与满意度,推进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有力补充。

  从两家头部民营银行、数字银行最新举措来看,无论是微众银行设立科技子公司,助力打造数字新基建,推动把国内最佳实践转化为国际法定标准乃至事实标准;还是网商银行布局交易银行方向,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服务,都是在围绕“数字普惠金融”的大方向,为推动建设金融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

责任编辑:曹睿潼

是懂kpop也是懂世界杯的/index.aspx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