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来看最高法这场活动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2 07:23:51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邵萌)“如果我被校园欺凌了,应该向哪些人求助?”“遭遇家暴怎么解决?”“怎么避免网络对我们的伤害?”“为什么现在法官开庭用的是木槌,不用‘惊堂木’了?”

  面对孩子们或严肃或童真的一连串提问,最高 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耐心地一一解答,不时举一些生动的

  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守护 少年逐梦”为主题举行“六一”儿童节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代表及有关方面代表参观座谈,为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法治启蒙之旅。

  就在六一前夕,最高法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依法从严处理学生欺凌”。同日,最高法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第一个案例就涉及校园欺凌。

  “如果我在学校被欺凌了,应该怎么寻求帮助?”活动中,一名中学生也问到了关于校园欺凌的问题。

  张军表示,校园欺凌严重影响了一些学校、同学正常的学习生活,是一些刑事犯罪的诱发因素,也是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关注的重点。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决不能怕,不管欺凌者怎么威胁,都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报告老师。”张军强调。

  他提醒,成年人遇到未成年人以大欺小的霸凌,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及时制止、报告,保护好孩子。家长了解情况后,应该冷静、理性,及时和学校沟通。学校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校规校纪、法律法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活动中,大家一起参观了法庭和中国法院博物馆,了解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元素、法治发展脉络和人民法院发展历程,聆听了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主题曲《少年飞扬》。

  活动现场还演绎了由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法官以真实案例为背景改编的原创普法话剧《回归》。看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误入歧途走向犯罪后,被少审法官感化、挽救,最终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的感人经历,很多师生、家长潸然泪下。

  “剧中的小强最终重回正轨,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涉案未成年人都能像他一样幸运,那些在阴暗角落里流逝的时光和青春一去不返,那些因错误行为而付出的代价惨痛沉重。”该话剧的原型法官、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副庭长吕行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能通过这部话剧提示孩子们,自觉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规则意识,遇到困难和问题,多去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

  “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不仅增加了我的法律知识,还加深了我的法律意识。我会结合我的参观学习,结合我的日常生活,将所学运用在生活中。”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学生安文晴说。(完)

  数据显示,目前湖州首批20家市级“未来农场”累计联结农业主体188个、实现增收近6000万元,带动村集体76个、实现增收3千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3479人、实现就业增收超1亿元。(完)

  如何恢复人气、刺激消费,成了街道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商户建立帮扶台账、与私人房东协商减免房租、帮助商户申请低息贷款、邀请文艺表演拉拢人气……”户部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桂杰说,一系列的行动不仅为店主们减轻了负担,更坚定了大家度过寒冬的信心。

  年货节上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一元购年货”展台,市民可购买“年货”结账时选择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付款流程便捷、顺畅。

  关于宗教场所,徐贵相说,代表团参观乌鲁木齐市洋行清真寺、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新旧院址、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后认为,新疆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护正常宗教活动,持续改善宗教活动场所条件,注重伊斯兰教人才培养,积极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浙江省人大代表、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科威在“代表通道”上介绍,为高效解决难题,当地还探索了不少创新举措。比如定期邀请“乡村两官”即法官和检察官进站,现场解决涉及法律层面的比较复杂的问题。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发挥独特作用。东西方酒文化源远流长,相关研究浩如烟海,然而关于酒器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酒器作为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同样历史悠久,而且千姿百态。

黎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