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3 06:32:15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会时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 量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2023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超1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1%;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超58.4万亿元,增长5.5%;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超30.5万亿元,增长5.7%。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一个个增长极、动力源、发展带加速崛起,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新格局。

  代表委员表示,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我们积极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支持薄弱县区兜牢底线,实施工业、现代农业等‘十强县’激励政策,让强县跑得更快,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山东省财政厅厅长李峰代表说,将加快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机制,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贡献财政力量。

  “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市民多,反映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代表说,要通过全面强化城镇公共服务功能,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黄西勤代表建议,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支持,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使新市民在城市能够安居乐业;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委员建议,为农民工群体创造在城市稳定居住和就业的条件,对返乡就业或城市创业人口在住房租赁、就业创业等方面积极提供帮助;大量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学校、医院、公租房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未来,我们将从完善产业联动推进机制、健全创新发展协同体系、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等三方面继续发力。”湖南省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代表表示,都市圈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注重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株洲将坚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方向,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智慧社区建设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我国智慧社区建设蓬勃发展,应重点关注应用场景规划、社区治理数据库建设、软性服务配套等短板。”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代表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大数据思维,逐步建成各种信息交互融合的社区治理大数据平台,为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不断完善智慧社区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让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

  “要通过一体化布局谋划,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委员认为,要探索城市治理模式,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幸福邻里中心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长性。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委员表示,近年来,河北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张永强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环首都圈的交通规划与建设,让创新要素流动更加畅通,让产业协作更加顺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吉林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不断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北京吉林企业商会会长葛坚委员建议,进一步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减税降费支持力度,持续营造公平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释放更大活力,更好助推东北全面振兴。

  “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既要找准定位、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不断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代表说,涪陵区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近年来立足独特水运优势,加强与乌江上游地区协同合作,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王志杰代表表示,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本报记者徐阳、张佳莹、邓剑洋、林子夜、郑智文参与采写)

  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等举措。有专家评价称,国家出台大力度、多举措政策,意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生、育得好、教得好”。

  “过年好!”身边经过的不少路人都会主动跟斯彼克曼打起招呼,道一声春节的问候。“中国朋友非常友好和热情,我们很开心能留在这里过春节。”在他看来,中国的春节跟西方圣诞节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家人团聚的节日,都需要各种装饰,街上也有欢快的音乐。“只是英国的圣诞节气温5摄氏度,而春节时深圳有25摄氏度。”斯彼克曼打趣道。

  显然,如果核污染水排放计划启动,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会在1到2年内进入中国东海,出现跨界污染。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日本政府必须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对此,日本政府没有做一个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对海洋环境的跨界影响。

  “景区开发公司与村集体、村民合作,既可以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让村民增加收入,公司、村集体和村民实现‘三赢’。”民安镇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广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将1.2万亩山林、土地流转给铜石岭景区,每年收益60万元,再将自治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200万元资金入股景区,村集体每年可分红10万元,景区吸纳100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提升人们生育意愿的关键。”杨舸认为,应通过系统的、长远的、全面的生育友好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增强公共政策、文化舆论对生育更广泛的包容性,让更多愿意生育的适龄人群“生得起”“养得好”。她建议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减轻育儿家庭负担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政策灵活性、科学性,比如直接补贴婴幼儿相关产品,通过完善机制切实保障员工生育假期权利等。

  不远处,塔吊林立,工人们忙着绑扎钢筋,项目的综合站房建设加紧推进,预计3月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王诗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