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通胀带来经济压力 美国近半数民众生活捉襟见肘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22 19:45:35

  中新网6月21日电 综合报道,长期通胀给美国民众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一项民调显示,美国近半数民众认为近期的通胀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美媒认为,未来几年通胀率或许将持续高于工资涨幅。

  《纽约邮报》报道称,美国蒙茅斯大学民意调查所19日发布了一项月初的民调结果,数据显示,46%的美国人“正在挣扎着保持目前的经济水平”,达到本届美国政府 上任来该民调机构此项调查数据的最高值。

  报道称,美国民众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报道特别指出,该数据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为20%至29%,2022年至2023年为37%至44%。

  这一压力可能将延续较长时间。美国《国会山报》报道了Moneywise理财网站基于美国劳工统计局、联邦住房局和在线房地产服务网站Redfin数据的一项分析,分析指出,未来几年,通货膨胀率或将继续超过大多数行业工资的涨幅。

  报道称,过去五年中,97%的职业工资涨幅未能跟上通胀,服务员是唯一获得实际工资增长的行业。

  此外,吉林省气象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智能网格预报、大数据云平台、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等3个创新团队;制定科技成果评价实施细则,中国气象局支持创新发展专项3项、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5项,获奖数量创近年之最。

  据了解,车站主展示厅位于地铁5号线津塘路站A出入口,占地400余平方米,以“新时代天津公安”为主题,现场设置了“警营展示”“便民活动”“安全守护”“掌上公安”“见义勇为”“枫桥式派出所风采展示”等六个板块,通过互动游戏、实物陈列、视频图像等“沉浸式场景化体验”模式,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市民乘客可以一站式体验公共安全防范场景,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最近这几天,围绕美国众议长选举的“一波三折”,再次暴露了其国内政治的极化与撕裂,而接下来围绕大选的两党博弈将给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同时,俄乌冲突也没有出现缓和迹象,地区稳定还存在诸多未知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的意义将更加凸显。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3%增至2021年底的15%,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的关键作用。“乙类乙管”后,人流、物流将进一步畅通,也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信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李京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一、结合缅北地区治安形势及安全风险,总领馆提醒在缅北中国公民避免单独或深夜外出,避免前往偏僻、治安较差区域,避免携带或储存大额现金,不在公共场所显露财物。

  中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一系列优化措施随之跟进,包括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等。

杨丽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