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青少年感知云南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5 15:59:06

  中新网昆明6月24日电(记者 缪超)在云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多次演绎出地质和生命进化的最关键和精彩的篇章。23日,来自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15名华裔青少年、家长走进位于昆明的云南省博物馆,感知来自云南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

  云南省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曾在云南澄江发生,化石揭示着今天高级生物乃至人类的初始痕迹;最早的陆生维管植物也爆发在云南:文山优美始叶蕨化石是最早的有叶植物,曲靖胜峰工蕨化石则是地球第一株有根植物;云南还是生命灭绝和复苏规律的揭秘地,罗平的古化石为探索二叠纪生物大绝灭后的迅速复苏提供了难得的证据。

  1999年,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科学刊物《自然》,刊载了一篇划时代的地球生命科学论文,介绍了发现于云南的5亿多年前寒武纪的鱼化石“昆明鱼”。这块鱼化石把人类所知的脊椎动物产生的时间向前推进了约4000万年,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是具备头颅和脊椎骨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而这条“昆明鱼”是已知脊椎动物最早的祖先。

  14岁的钱宗治说:“我在美国学习到人类由猿进化来,而在云南省博物馆我认识到,脊椎动物拥有共同祖先,生命其实是一个整体。”

  如果说,“昆明鱼”向人们阐述生命是一个整体,拥有共同祖先的理念,那么在云南省博物馆陈列的罗平生物群化石标本,则揭示了生命大绝灭与复苏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2007年,中国地质学家在云南罗平大凹子村采集岩石标本时,发现裂齿鱼化石,它是三叠纪的常见鱼类。后来,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在发现裂齿鱼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挖掘又发现了大量爬行类及其他动、植物化石,将其命名为罗平生物群。

  罗平生物群向世人展示三叠纪海洋面貌,也揭开了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和复苏的面纱。在距今2.52亿年前,地球进入了二叠纪末期,地球遭遇了一次空前的物种大灭绝,海洋中超过95%的生物遭遇灭绝。罗平生物群代表了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后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复苏,是中三叠世生物大辐射的典型代表。

  在云南省博物馆内,华裔青少年们看到了一张特别的图解——地球史中的五次海洋生物大灭绝事件,分别发生在奥陶纪末、泥盆纪后期、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灭绝的原因与环境变化有直接关系:海平面下降、气候变冷、冰川发达、海洋无氧事变等。

  钱宗治感觉这是来自“远古的呼唤”。他说,如果人类发展过度而不考虑环境的话,会 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完)

  在淄博做了30多年烧烤的王小利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受邀去政府开会。先是淄博市政府,后是张店区政府,讨论的都是成立烧烤协会的事。今年2月底3月初,还没到烧烤旺季,淄博烧烤就突然毫无征兆地火了起来。王小利的“王牌烧烤”也是在3月3日周五那天客流激增。

  他将温情和真诚带给身边的人。拍《霸王别姬》时,张国荣成名已久,但对戏时毫无明星派头,从来不会乱发脾气。片场也会有闻讯赶来的歌迷,想要合影、签名,他几乎来者不拒。

  第三个“麻烦”的出现,是在米利谈到伊朗和俄罗斯对美国构成的“军事威胁”时,他警告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联盟”正在不断加强,而且中俄拥有“能威胁我们利益和生活方式的特别手段”,美国现在面对的是“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他对出席听证会的美国议员说,中俄正在“走得更近”,“特别在核能力方面”。

  车卖得更多了,但盈利空间更小了。上述车企在谈及原因时,表示一方面是受到过去一年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是产品迭代、研发等费用影响。

  自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后,至公元一世纪佛像兴起,而后发展出了石窟寺。汉代时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石窟造像艺术也随着往来不绝的驼铃声东渐,最先落地生根在今天的新疆地区。大约开凿于三世纪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最早的大型石窟群。

  显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保持内部“畅通”具有非常重要的全局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广西、贵州作为西部省份,加强与广东的合作,“融入大湾区建设”,自然是不容错失的机会。

杨淑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