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

来源: 知识网
2024-06-30 12:31:06

  坚持问题导向,是改革的鲜明特征,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这两次会议之所以都是划时代的,就在于及时回应了时代呼声、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顺应人民期待的重大决策部署。

  改革行进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体制机制弊端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人民群众对改革有着新期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一项探索性事业,破解未知领域的新课题,也要求我们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

  谋定而后动。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摸清了问题成因,改革举措也就更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落脚到今年的工作,就是要多抓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保障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的改革举措;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推动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的浓厚改革氛围。

  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不真刀真枪、脚踏实地干是不行的。我们不要空喊口号、避实就虚、避难就易、华而不实的“务虚派”,要做盯住干、马上办、干到位的实干家。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打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稳大 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改革的勇毅探索推动现代化事业一往无前,中国势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而同样从深圳来港工作的梁先生,则预计会停留香港一个星期。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没想过一定要买头班车,结果抢到票十分幸运。“高铁(香港段)三年没有开,这次重新开感觉跟以前一样,很方便、快捷。”梁先生曾在香港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这里有不少朋友和同事,他记得过去常与朋友到西贡一间餐厅吃海鲜,这次特意在工作之余预留时间与一班老友重聚西贡。

  主体活起来。

  殷勇表示,五年来,北京持续推进“大城市病”治理,首都和谐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2022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48.3%,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污水处理率从92.4%提高到97%,国家和市级考核劣五类断面全面消除。森林覆盖率达到44.8%,绿色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社会各界支持爱国教育

  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2022年以来,金融稳外贸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23条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其中多条涉及稳外贸;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和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等措施;商务部印发《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研究优化中长期险承保条件,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商务部、人民银行印发通知,要求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创造良好环境……

  人大代表、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汇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2年,该市完成全国25个省区市和区内10个盟市6.96亿吨煤炭保供任务,打通内蒙古首条绿电外送通道,以一市之力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他笑言,如今的鄂尔多斯,“暖男”成了他的代名词。

郭志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