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极地课堂”走进西部高校开讲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4 23:41:00

  中新网兰州6月14日电 (戴文昌)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13日,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的极地知识进校园进西部(甘肃)首站活动在兰州大学举行。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

  本次活动主题为“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旨在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宣传极地考察工作,强化社会公众极地意识,提升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极地工作的热情。

  1984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去探索这块酷寒、偏僻,拒绝向人类展现自己真实容貌的神秘大陆。一转眼,时光的指针转动到2024年,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被命名为秦岭站。

  长期以来,甘肃依托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冰川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影响等开展科考研究和学 术交流,取得系列科研成果。

  当日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围绕“认识极地”进行专题讲解。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雪龙”2号船长、甘肃省参加极地考察的队员代表等分享了极地考察的科学知识和感人故事。

  中国南极中山站通过“极地课堂”首次以视频连线方式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极光等极地自然科学问题,考察队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同时,自然资源部还向参加活动的当地中小学赠送了极地科普图书,与会人员参观了极地知识图片展。

  本次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兰州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举办。(完)

  易志军认为,虽然现在职业教育强调产教融合,但是也不能忘记教育的本质。在职业教育方面,除了培育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可以尽快上岗。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这样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变换的岗位,这也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日本的确不是一般的国家,近年来在军事上的动向愈发值得警惕,一个北约国家军队还不够,还再来一个北约国家……

  此外,该公司瞄准水电汽风等工程节能目标,制定落实多项具体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实现“提质增效”。年产70万吨乙烯装置加工损失率及综合能耗等6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乙烯厂全年实施的39项提质增效项目全部达效,累计创效超过1亿元。

  例如,在融合推广方面,叶文娣建议,可以强化对数字化农业装备、工厂化高效生产技术、智能生产机械等技术的研究应用,充分融合“数字+种养”“数字+加工”“数字+销售”“数字+仓储”“数字+运输”等全产业链数字化手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

  这些优秀护边员有一家三代护边的图门,两代接力守边的北疆楷模尼玛、阿迪雅,还有“雪城义警”“居边护边堡垒户”等,他们共同筑牢了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不过,对于不少中小险企来说,补充资本并不容易。例如,某财险公司2022年三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2.35%和61.18%,处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较低水平。

蔡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