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专业、城市,怎样选择更科学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8 20:35:28

  【聚焦2024高招】

  2024年高考已经结束,紧随而至的便是志愿填报环节。考试成绩的关键性自不必言,但志愿填报也不可忽视,“七分成绩,三分志愿”,一语道破它的重要作用。填报志愿时,考生往往面临学校、专业、城市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如何抉择才更科学、更可靠?

  认识自我,明确志愿选择的基点

  除了基于日常经验,考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图书馆等线上线下资源查阅相关权威量表,科学测量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有些考生内心体验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相对适合人文类专业;有些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强,比较适合技术类专业;还有些考生善于观察思考,专注力好,创新能力强,则可能适宜选择科学类专业;有些考生热情活泼,善于语言表达,则较适合填报师范类专业。

  此外,明确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很重要。比如,我希望在哪个城市生活?我希望做何种类型的工作?我希望未来学习、工作离家近还是远?即便个人兴趣和期待会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而变化,但人格和一些基本价值追求会相对稳定,是考生做人生关键选择的重要依据。

  广泛搜集信息,做到有 的放矢

  高考志愿填报是在广泛搜集信息基础上作出决策的过程。考生必须准确掌握以下信息:

  全面掌握高考成绩的相关信息。考试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志愿填报的根本性依据。考生需在掌握自己高考分数和全省所处分数排名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年份成绩分布和录取情况,筛选能够填报的批次和学校层次、类型等。切忌只看分数不看排名。

  了解填报志愿和录取规则方面的信息。考生须熟知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规则,尤其是实施新高考改革后发生的变化。在志愿填报方式上,以往的高考是以“院校”为基本单位填报志愿,新高考则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填报志愿。录取规则方面,新高考模式下,普通类按照物理、历史两个学科组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单独投档录取。普通本科合并为一个录取批次,不再区分一本和二本,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只有充分了解规则,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

  掌握专业、学校及地域方面的信息。首先,了解拟填报专业的就业方向。切忌望文生义,仅凭专业名称选择专业,比如认为经济学是教人如何挣钱的,计算机专业等于玩电脑,心理学则是揣摩别人怎么想的,等等。因此,考生需提前了解拟填报专业的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和就业方向,避免因主观臆断而陷入误区。其次,了解报考院校及专业实力。考生可直接进入拟填报院校官网,查看学校简介,对学校总体办学实力进行全面了解;专业实力可以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以及是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等信息加以判定。最后,关注学校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隐含了气候、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考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就业等。

  明确优先次序,找到选择突破口

  在考试分数限制下,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难以做到学校、专业及城市都如意,经常面临选择困难。此时该如何应对?

  城市优先还是学校优先?许多考生希望未来能在大城市生活和发展,于是便会首选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热门城市。由于广受青睐,这些城市的高校相对其他地区同层次高校,录取分数往往高出很多,“高分低就”状况时有发生。在笔者看来,如此选择其实并不科学。在城市和学校之间,高分段考生可优先选择学校,如就读顶尖名校,将来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重新选择城市的余地都很大。而中低分段考生可以优先选择城市。较多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综合实力方面没有本质差别,但其所坐落城市的发展水平则更能决定考生的发展资源和就业机会。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许多考生既想报好一些的学校,又想读热门专业,但两者往往不能兼得。取舍的关键在于考生有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如若考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清晰,职业方向明确,就可以选择自己更感兴趣、更擅长的专业;如果考生尚未确立清晰的职业规划,对学什么专业没有特定要求,那么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可以考虑选择更好一些的学校。

  选择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同等层次的学校,以相同分数填报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录取概率会有差别。笔者认为,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只是相对概念,考生在取舍过程中首先要看自己对哪个专业更感兴趣,能力、性格更匹配哪个专业。其次,要考虑是否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如果倾向于大学毕业直接找工作,建议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如果大学毕业还想继续攻读硕士、博士,专业的冷热便没有那么重要。

  兴趣优先还是潜力优先?按兴趣选专业当然很好,但也要和发展潜力相结合。许多专业学习挑战性很大,对学生的天赋和基础要求较高。比如人工智能专业,是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专业虽热,感兴趣的学生也较多,但对学习者要求也很高。数学成绩如果不理想,那学习人工智能就会遇到较多障碍。填报志愿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不宜过度放大。青年学生兴趣爱好尚未完全定型,在兴趣和潜力遇到矛盾时,潜力应居于优先位置。

  最后,笔者还想强调一点,高考志愿填报虽有一定的原则可以遵循,但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法”。每个考生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做到知己知彼,系统考虑各种因素,才能作出恰当选择。

  (作者:杨卫安,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从检方信息可以看出,从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甘荣坤任职海关总署财务科技司副司长,至2021年6月被查,其贪腐之路持续超20年。

  在企业提高产能、打击“黄牛”、政府调配三方出力下,“抗原难题”正在逐渐缓解。李津表示,“医疗器械的生产扩容,比药品的扩大生产规模的限制更少,短期内扩大产能更容易。”另外,赵先认为“感染高峰过去后,抗原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回落,政府调配保供也在努力。”多方因素共同促进,抗原行业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2020年年初,全国多地血库就曾发生“血荒”。据媒体报道,当时,一些地方还能采取预约献血或上门采血等措施。眼下的情况显然更加复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信于1950年任广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1952年7月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后为广州军区)。

  傅聪:当然,包括欧方这些所谓的提议或倡议。在我与欧方官员见面中,他们说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应该表现得像一个大国。我说是的,我们应该“大国有大国的样子”,但你们首先需要像对待一个大国那样对待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会任由自身利益被践踏吗?人们需要意识到台湾问题的严重性。这些人是在玩火。如果有一个问题是中国不能容忍的,那就是台湾问题。<em>中国对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零容忍。任何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都必将遭到坚决反击。</em>&nbsp;我们希望他们能认真对待台湾问题,不要玩火。

  多家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表示,目前新冠疫情还未挤兑病床资源。一位不具名的贵州某乡镇卫生院院长指出,因为对新冠的恐慌情绪,一些住院病人近期都加快了出院,不是特别紧急的住院需求也选择往后推迟,住院率反而下降。

阮素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