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如何启迪后人?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9 15:18:54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范宇斌)28日,由上海市委统战部指导,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虹口区委统战部主办的“从这里走向世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研讨交流活动在上海市虹口区举行。多位留学先辈后人、相关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

  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中国先后有20批近1800名青年从上海北外滩汇山码头等处乘船到法国勤工俭学,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培养了大批人才。

  虹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宏说,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就是要弘扬留学报国传统,在新时代团结凝聚广大留学归国人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归国留学人员牢记留 学初心,传承爱国求实的精神,发挥自身才干,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洪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青年担当。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桂永浩说,归国留学人员要深入了解留法勤工俭学史,以留法勤工俭学前辈为榜样,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传承“中法精神”,赓续非凡友谊,为讲好中法友谊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在研讨交流环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副馆长谢炜、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兴德等专家学者,以及留法先辈赵世炎之孙赵新炎等留学先辈后人代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脉络、历史意义和重要贡献,深切缅怀了留学先辈追求科学真理、矢志奋斗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

  “祖父赵世炎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却选择了走上勤工俭学之路。在法国,他与周恩来等一起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赵世炎之孙赵新炎表示,当年,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从上海登船赴法国勤工俭学,这在当时堪称壮举。因为他们要走的新路,是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100多年过去,留法勤工俭学精神永在。先辈们‘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为支持历史档案研究,数位留学先辈后人当日向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捐赠了一批书籍资料。会上还成立了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海上青鸟”法语讲解志愿队,旨在展现青年一代立志讲好留学先辈故事,传承留学报国精神。

  当日,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启航北外滩 睁眼看世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完)

  “进来烤火。”这是巴山深处陕西省镇巴县乡亲们在冬日里最温暖的一句问候。

  刘录祥:航天育种又叫空间诱变育种,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的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之中,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进行诱变,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鉴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所以,诱变其实是育种过程中的一环,还有大量的鉴定、筛选、培育的环节,并不是去了太空,回来就是太空种子。

  新京报:和其他的诱变方式相比,航天育种有何特殊之处?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适应需求提升品质,增强竞争力。随着人们健康理念不断升级,消费需求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需要质量更好、品质更优的农产品。2023年1月1日,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施行,通过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2022年的农业气象年景官方早有预测。在前一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应对拉尼娜预案中就曾提到,这一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并存。到了4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也曾表示,2022年气象年景不容乐观,旱涝、极寒、极热等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重大病虫害也呈重发的态势。

一对双胞胎萌娃站在门口,

李丰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