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为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来源: 36氪
2024-06-29 14:50:38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周年系列观察

  国际观察:为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近日,一个个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友好互鉴的新进展、新故事,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生机盎然。

  “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1月24日至30日,作为该项目第一批来华的美国中学生,马斯卡廷中学20多名学生到中国多地交流访问。马斯卡廷中学的同学们登长城、访故宫,同中国小伙伴一起写“福”字、打八段锦、互赠贺卡,收获了美好的友谊与回忆。

  今年元宵节,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马斯卡廷中学访华代表团学生并回赠新春贺卡,向他们和全校师生致以节日祝福,欢迎更多美国青少年来中国交流学习。

  3月16日,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赴华交流团从旧金山启程前往中国,来自华盛顿州林肯中学和斯泰拉库姆高中的24名高中学生将在北京、广州、深圳、湖北武当山等地参观,与中国青少年展开深入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友好感情是推动国与国关系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年是两国的未来,是塑造两国命运的关键,教育和青年交流对于增进美中友好与合作不可或缺。

  古普塔说,希望未来在全球文明倡议框架下,美中两国的更多优秀大学能创建专门的暑期学习课程,向彼此国家的学生和青少年实地讲授本国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就,为美中关系发展播撒和平的种子。

  在文明对话中促进民心相通

  3月8日,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来自中国和非洲共50个国家的智库学者、企业家、官员等300多人出席。

  会上,中非学者形成了“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强调要加强文明对话而非文明冲突,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础国情,支持各国走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具备各自文明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今年是中非合作大年。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青海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全球文明倡议为夯实中非合作思想根基,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网络,打造样态多样、行之有效的人文交流合作渠道开拓了空间,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务实路径。

  共同打造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

  今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也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

  1月13日,中国和柬埔寨两国在柬久负盛名的旅游城市暹粒共同举办了盛大的“中柬人文交流年”启动仪式。在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的斗象台上,中柬艺术家们表演了《四海欢腾喜迎春》《怀念中国》《“高棉的灵魂”与“茉莉花”》等精彩的文艺节目。

  吴哥古迹重焕光彩,离不开中国“文物医生”们的努力。中国是最早参与吴哥古迹保护行动的国家之一。1993年,柬埔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1998年,中国工作队开始参与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工作,先后在周萨神庙、茶胶寺和王宫遗址开展修复工作。跨越时间长河,两国间的深情厚谊历久弥新。

  2月2日,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开幕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2014年以来,中国和东盟共同举办了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游合作年、创新年、媒体交流年等活动,结成225对友好城市。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愿同东盟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绘就“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画卷贡献力量。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促进人文交流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有助于不断深化在互联互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双方合作不仅是地区繁荣的重要动力,也对完善全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冬奥会、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活动,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围绕重点行业进行巡查,强化价格法规政策宣传和提醒告诫,引导诚信守法经营。围绕法定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发布《年夜饭预订消费提示》《“五一”假期价格行为提示》《规范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提示》,对280余户粽子经营企业进行提醒告诫,督促下架高价粽子、粽子礼盒、“天价月饼”3200多件。

  “我和我老婆的工作是‘四班倒’,也就是上一个白班、上一个晚班、休息两天两夜。考虑到平常休息时间不固定,我们就把家安在老家安徽合肥,方便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宋崇武说,为了和家人多些时间团圆,二人还向单位申请将排班调成“同一频率”。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下行,通胀水平处于高位,主要经济体出现衰退的风险上升。世界银行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较去年6月的预测下调1.3个百分点,为近30年来第三低水平。从国内看,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在过去三年疫情的反复冲击下,大量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产负债表受损,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居民家庭收入增长放缓,消费更趋谨慎。我们既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各方面应对准备,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恢复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多,一定能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冬雪翩然,将一座座青峰染成童话般的白色。白雪皑皑的东北大地,迎来了赏冰玩雪的好时候。从来没见过雪的广东游客王子豪一下火车就深深地吸了口气:“感觉整个鼻孔都被冻了起来,这是冬天的味道!”

  1月8日,春运第二天。小分队按照计划巡视田庄水库特大桥上的电缆径路并绑扎电缆槽盖板。大桥高40米高,电缆槽盖板固定在桥护栏的外侧,需要职工系好安全带,将身子探出到桥外面进行绑扎。这对于信号工而言,是一项技术、耐力、胆量的综合考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0/2905035681.jpg" alt="" />

王智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