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后可储备粮食75万吨 深汕粮食储备库火热建设中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26 10:50:09

  低能耗、新技术、高智能,建成后可储备粮食75万吨

  深汕粮食储备库火热建设中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 通讯员 王泽勋

  采用“新型双层顶”形式

  记者了解到,深汕粮食储备库项目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港后方区域,总用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17万平方米,分为南、北2个地块。粮库设计围绕“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山体水库等景观资源,打造现代、简洁、工业化的建筑风格。

  根据南方多雨、高温、高湿特点,该项目散粮浅圆仓采用“双层顶+屋面光伏”的新型双层顶屋面形式。双层顶形成的空气夹层大大减缓太阳曝晒对仓上层粮温的影响,同时夹层内湿热空气可经空气对流排出,大大改善仓内上层粮食的储粮环境。另外,双层顶屋面多道防水层防护,避免了传统屋面漏雨对粮食安全保管的影响。新型双层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将仓顶输送、通风、空调、布料等设备均设置在室内,避免日晒雨淋,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和传统仓型对比,该仓顶形式可使空调控温节能50%,气密性提高50%。仓顶平屋面布置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总装机容量为3534.85KWp,年平均发电量为382.85万度。

  此外,浅圆仓仓底采用平底架空多出口形式,该仓底形式系统解决了浅圆仓仓底通风、气调、谷冷、出仓、清仓等问题。“平底”仓便于仓底出粮口和风道的均匀布置,利于整仓粮食的均匀出仓和通风。单仓17个出粮口可实现仓内95%粮食自流出仓,内、中、外3圈环形风道可实现仓内粮食全方位均匀通风和定向通风。仓底“架空”不仅使粮食储存空间脱离地面,避免地面返潮或洪水倒灌对粮食安全储存的影响,从空间上也给粮食自流出仓带来了便利,通过“架空”可使仓内的70%粮食通过侧壁无动力、无粉尘发放。

  利用新技术实现科技储粮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传统储粮技术进行迭代升级,实现科技储粮。利用智能通风技术能够精准判断粮食通风时机,减少无效通风,降低通风能耗。利用智能富氮气调储粮技术,通过终端传感器在线检测粮堆虫害和氮气浓度,自动分析、科学研断、自动启停制氮设备,精准控制仓内氮气浓度,实现有虫杀虫,无虫保鲜的功效。此外,智能通风、智能气调、谷冷降温、空调控温、温湿气水虫霉检测等技术紧紧依托一套智能化数字平台,实现储粮技术的有机融合,形成一套低能耗绿色储粮技术体系。

  在古城一角,一家饮品店人气很旺。在游客围观下,店员把一杯新鲜的酸奶倒入平底锅中,再加入少许红豆、葡萄干、草莓,铲子不停翻炒,不到两分钟,原本液体状的酸奶成了冰激凌一般。“古城人气旺,店里经营收入可观。”饮品店负责人洪禹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1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strong>  四川</strong>

<strong>  当地近郊游迎来小高峰</strong>

  “太爽了,冰滑梯是我和孩子们最喜欢的项目。”美国游客娜塔莉·弗格森和家人第一次来哈尔滨,“我太喜欢冰雪了,也很爱中国美食。”

  之江村,位于建德市下涯镇黄饶半岛,因地处“之”字形的江畔而得名。建德江在此流速趋缓,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和“山、江、田、村”的独特景观。

洪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