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湖南东安做强“竹经济”振兴乡村

来源: 慧聪网
2024-06-28 14:06:22

  中新网永州1月29日电(唐涛华 唐宇)29日,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大庙口镇韭菜村竹木加工厂就业帮扶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操作机器,把一根根竹子变成竹筷。

  韭菜村共有楠竹1.2万亩,投资60多万元建起楠竹加工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盘活村里楠竹资源。“产品主要销往广西、广东等地,竹木加工厂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韭菜村楠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昌松说。

  东安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有竹林面积31.04万亩,丰富的楠竹资源吸引了不少东安人返乡就业,一些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东安。如今,东安经济开发区竹木加工产业园已引进舜皇峰竹木、汤氏竹业、金晖竹业等10家企业,构建起从楠竹下山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

  汤氏竹业负责人汤国军介绍说:“工厂目前日生产菜板一万个以上,年出口量2000余万元,生产的竹木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近年来,东安还因地制宜探索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以竹木复合利用为特色、出口型楠竹产品为主打、科技创新为依托的楠竹产业发展格局,制定和出台发展竹产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推动竹产业开发建设。

  走进大盛镇菱角村,竹子清香扑面而来,竹编手艺人正编制竹米筛、竹箩筐等生活用具,普通竹子成为村民致富的“指尖经济”。

  今年71岁的竹编“守艺人”魏友良是当地有名的巧手,年轻时就跟着父亲学编竹制品。“竹米筛、竹箩筐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成品 ,按计件算工钱,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魏友良说。

  东安县也定期组织竹编技艺传承人和工匠参加各类培训,让这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目前,东安县共有竹木加工企业40余家,2023年全县竹产业年产值2.1亿元,从业人员1万余人,通过电商平台大力发展竹编产品线上销售,竹制品网店开办10余家,竹木电商线上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完)

  治疗出院后,甘宇回到老家养伤。在奶奶、父亲几个月的悉心照料下,甘宇曾经凹陷的腮帮又鼓了起来,体重也恢复到地震前的150余斤。

  更让Chris Mak感动的是,20多年过去了,德宏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条件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朋友们的包容和温暖依旧。”

  同时,北京警方对非法烟花爆竹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点上私卖、面上私存、道路私运、个人私买”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打管一体措施。自去年9月底启动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收缴非法烟花爆竹2.19万箱。

  线上方面,为方便市民春节期间问诊,朝阳区卫健委在支付宝上线了互联网诊疗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在线复诊等多项服务。进入发热门诊小程序后,可以看到附近各医疗机构的接诊状态、接诊时间段、是否开设急诊、是否开设发热门诊、是否接诊发热患儿等服务状态。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入驻40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家,更多医疗机构还在持续入驻中。

  在稳增长方面,我国将合理安排地方专项债券额度,通过开“正门”保障地方正常融资需求,继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在稳就业方面,我国将继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在稳物价方面,我国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生猪产能调控和猪肉储备调节,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虽然甘宇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但被春节前拍全家福,被亲友问及“宇儿恢复得怎么样”时,甘宇奶奶还是忍不住抹泪。“我和奶奶从小就在一起,见不得她哭。反正人都已经在这里,应该多想一些以后开心的事情。”看到奶奶伤心,今年28岁的甘宇不由得挺直腰背,似乎想告诉奶奶,她的小孙子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林珍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