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梁家辉:演员、评委、文人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4 22:20:02

  中新社上海6月22日电 题:“千面”梁家辉:演员、评委、文人

  中新社记者 缪璐 王笈

  孱弱无能的皇帝、风度翩翩的富家阔少、亦正亦邪的警探、风流惆怅的侠客……从影四十余年,香港演员梁家辉银幕形象不曾定型,被称为“千面影人”。银幕之外,演员、评委、文人,梁家辉同样拥有着“千面人生”。

  演员,“希望演艺生涯可以历久弥新”

  1982年,梁家辉跟随香港导演李翰祥到北京拍摄《垂帘听政》,饰演咸丰皇帝,并因此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我的电影演员生涯其实起点挺高的,第一部电影就拿最佳男主角。”梁家辉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但那时我对电影演出一窍不通,后来才意识到,我的成功可能源于天生是一个很敏感的人。”

  梁家辉透露,他日常会注意不同人的生活细节,“我坐公交车,会留意路边的每个人,这个人为什么会穿成这样,为什么会这样走路,基于观察,这些片段的东西就会越来越丰富,日后陆续成为演绎角色的灵感来源。”

  在出演的一百多部电影作品中,梁家辉不断求变,与角色互相成就。谈及未来是否还有想挑战的角色,梁家辉说:“不是我选择角色,而是希望未来有更多不一样的角色能选上我。演到老学到老,希望我的演艺生涯可以历久弥新。”

  评委,“转换身份 压力蛮大”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梁家辉有了新的身份——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梁家辉坦言,之前参加电影节,都是带着作品,用演员的身份参加,“这次转换了身份,压力对我来讲是蛮大的。”

  担任评委期间,梁家辉每天需要看三部电影,观看的过程中,一开始需要从评委的身份抽离,代入普通观众的情绪,在激动和冲动结束后,又要重回理性,冷静分析。

  梁家辉说:“我已经一个礼拜没有睡好觉了,晚上躺在床上,当天看的电影就会陆续浮现出来。每部电影都充满惊喜,与其他评委交流不同的意见,都让我有所得益。”

  电影节通过展映不同类型的影片,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走进影院,这让梁家辉十分惊讶。梁家辉表示:“在我以前的认知中,电影观众一般都是年轻人,但这次我改观了,原来好的电影是会吸引不同年龄的人来观看,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中国电影发展非常成功的一个点。”

  文人,“中华文化让内心更充实”

  从韩愈、苏轼、李清照,到张爱玲、臧克家、张海迪,从四大名著到《战争与和平》《一九八四》,藏书众多的梁家辉,爱读书之余,还曾为香港《文汇报》撰写专栏文章。

  近年来,梁家辉陆续参加了《国家宝藏》《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等内地电视节目。梁家辉的每一次录制,都“好像上了很多历史文化课,这样的学习让我感觉内心更充实”。

  内地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让梁家辉深感两地电影人交流的重要。“香港和内地的文化差异,其实对电影人来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互相成就,从而让中国电影的内容和题材变得更丰富,带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梁家辉说。(完)

  “跑的次数多了,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谁家在哪儿,说清楚家里老年人患基础病的情况。”刘立东说,针对“红色”高风险重点人群,他每周至少要做3次随访;“黄色”中风险次重点人群,每周至少做2次随访;“绿色”低风险一般人群,采取常态化服务。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江西铅山2月2日电 (记者 吴鹏泉 刘力鑫)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2日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

  徐纪周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00年起从事电视剧创作,曾创作《中国刑警》《打黑风暴》《狙击》《永不磨灭的番号》等众多经典作品。

  <strong>5.问:婚丧嫁娶还要简办吗?走亲访友应注意什么?</strong>

  二要有把握时代精神的深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意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人们精神状况的变化。不同的时代,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人们精神状况也不同,对斗争的具体要求也就不同。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深刻把握时代的精神状况,坚决反对不切实际的斗争内容和形式。

  检察机关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发现难等突出问题,研发数字化应用场景,协同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及时发现未纳入保障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检察建议、支持起诉等方式开展监护缺失监督,促推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切实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张睿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