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组组数据背后的生态之变(人民论坛)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7 11:36:21

  曾被认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变的空气污染,在新时代以来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实,又何止是空气?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一组组数据,佐证着人们对“蓝天碧水净土”的主观感受。

  我们为什么能够办到?

  环境污染,曾是发展之痛。如今的发展,向绿而行。云南要发展,也必须保护生物 多样性,一边做“减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一边做“加法”,抓住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一加一减之间,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鲜明。发展方式变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信念,成为广泛而深刻的发展实践,绘出美丽中国新画卷。

  发展之变,背后是理念之变、制度和行动之力。每一条支流都有了管家,河长制带来“河长治”;一家家企业关停并转,在壮士断腕中,寻求脱胎换骨,换来渚清沙白;退捕上岸的打鱼人变成护鱼人,吃上生态饭,“保护好生态,日子才能过得长久”……曾经“病得不轻”的长江,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靠的是沿江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靠的是群众从“靠江吃江”向“靠江护江”转变,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从长江看全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2101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已遍布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累计接待参访公众超过2.1亿人次,人们更加关心环保,生态环境素养显著提升;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500万名生态环境志愿者,生态环境保护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更广泛意义上,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绿色快递等深入人心,坚定捍卫美好环境、坚决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少数人努力”转向“全社会参与”。从理念共识转变为行动自觉,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汇聚起“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强大合力。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定能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让群众生态获得感成色更足。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共向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84亿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59亿元。力度更大,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社保“缓返补”政策助力下,2022年稳就业取得积极成效。预计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达1200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骑车是韦易睦的爱好。“正好出去,一路看一看。”这辆即将载着他返回家乡的摩托车,曾经载着他去过西藏。去年春节前,他也曾骑车载着妻子一起回家。但妻子觉得“受不了”,所以她今年计划乘坐高铁返乡。

  政策调整科学必要

  随着身体好转,任芬来上海就诊的时间间隔逐渐延长至3个月、半年、1年,现在已经可以自己操作电动轮椅去看病了。任芬平时会和周绚在线上分享彼此的生活,周绚每年都给任芬寄车站的春运吉祥物。

  香港旅发局主席彭耀佳表示:“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通关,两地旅游重新互通,对旅游业界及相关行业是关键一步。旅发局亦已逐步加强在内地的宣传推广工作,推动旅游业复苏。”

  升级经办服务。实行“免申即享”,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刘素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