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加快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

来源: IT之家
2024-06-07 20:08:41

  海洋经济——广州加快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

  蛟龙入海 奔向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南沙龙穴造船基地广船国际造船厂区,一艘艘崭新的巨轮鳞次栉比,一台台橙色的龙门吊气贯长虹,繁忙的生产景象昭示了造船业的强劲复苏;“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数字海底地震仪、水下滑翔机……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海利器”,正助力中国逐梦深蓝。

  产业强海 将船舶修造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二次创业”再出发,产业强海是关键一环。

  2023年是船舶工业快速复苏的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造船产量同比增长12.3%,达到3809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50.1%。细数去年的造船成绩,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关负责人充满自豪:“2023年上半年,公司接单同比增长90%,造船订单生产已经排到2028年。”

  “广州将发挥国内三大造船基地优势,进一步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端制造竞争力。以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中船龙穴修造船基地为发展重点,打造千万吨船舶修造及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10月10日,广州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在南沙举办,80多家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相关企业参加,7家有来穗投资发展意向的企业现场签署《合作意向协议》,高标准谋划行业专项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成立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的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工作专项小组,组织编制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科技兴海 加快布局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前沿技术的突破,也需要科技成果的落地。

  广州正在大力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加快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抢占海洋能源科技战略制高点。2023年11月,广州市政府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家级深海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等海 洋新兴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广州正加快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贯彻落实《南沙方案》,聚焦设在南沙先行启动区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围绕深海勘测、海洋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涉海领域科研成果的研发与有关装备制造等8大领域,将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制造、高端船舶、海水淡化设备、非常规资源开发及设备制造等27个小项纳入《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目录(2022版)界定指引》优惠产业目录。

  2023年,挂牌成立广州市资源规划和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汇聚海洋领域产学研用资源力量,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申报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3年6月,全市海洋类专精特新企业有88家。

  规划引领 完善海洋规划政策体系

  画好“施工图”,才能稳步呈现“实景画”。广州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海洋规划政策体系。

  2023年,广州出台全面建设海洋强市实施意见,在空间发展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管理、海洋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广州海洋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是广州高层次谋划全面建设海洋强市的纲领性文件。

  制定全面建设海洋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海洋空间、科技、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等重点领域,进一步聚焦2025年的发展目标,开展“十大行动”,构建“一带双城、串珠成链”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此外,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2049战略规划中设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专篇,城市性质首次出现海洋城市内容。

  逐梦深蓝,扬帆远航。展望2024年,广州将深入贯彻海洋强国战略、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强化用海资源保障,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全民海洋意识,全力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专家“高”招

  聚焦深远海开发 瞄准智能装备

  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大海

  广州发展海洋经济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规模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广州产业门类齐全,能够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产业配套。

  广州发展海洋产业,应该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聚焦深海远洋开发,避开广州海域资源不足的短板;二是关注通用核心技术和基础性产业,对海域、岸线、港口的要求较低,有利于发挥广州的自身优势;三是要把握产业升级趋势,在制造业方面引领深水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服务业方面不断向高端化延伸。

  与此同时,广州可考虑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协调,加强海洋产业的区域统筹与分工,构建海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分布式发展格局。

  针对杉杉系上市公司未来谁接班,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致电杉杉股份、吉翔股份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杉杉股份工作人员表示,“以公司后续公告为准”,吉翔股份方面则未有人接听电话。

  在普通人的眼里,“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但在“坑”中待了数十年的左智伟并不这么认为。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智伟在节目现场解释道:“拿我们这个专业来说,现在基本不存在学生难以找到工作的情况,很多学生在没有毕业答辩之前,已经拿到了offer,而且薪资水平都很高。”

<strong>  ——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strong>

  ——拓展发展空间强信心。

  2021年末,第二轮稀土集团整合开始,六大稀土集团进一步整合成四大稀土集团,国内稀土供应格局进一步得到优化。

  机构资金一日“敲入”,自然让投资布局乱了阵脚。中海进取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在2022年四季度末的股票仓位为36.51%,而在“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和“其他资产”两项下的仓位分别为4.58%和58.92%。

郭睿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