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红色资源筑牢高校“大思政课”的育人路径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07 18:09:45

  理论观察

  【理响中国】红色资源筑牢高校“大思政课”的育人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明确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渠道,高校必须把用好红色资源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结合起来,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中不断夯实育人成果。

  以红色资源盘活思政“大平台”。2021年有数据显示,全国有3.6万多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要把这些革命文化中的红色资源利用好,发挥好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的价值,就必须打破时空、管理上的壁垒,通过多主体共育共振,盘活红色资源的思政“大平台”。一是搭建好红色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人工智能、三维影像、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形式,对线下的文物资源、文献资源、场馆资源进行线上技术化改造,将分散的红色资源整合到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上,打破原有限制,增强红色资源的供给质量。二是发展好红色资源教研平台。加强高校与党史研究机构、革命精神研究中心和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对中共党史、革命精神和红色资源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积极将研究成果引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去,推动学术研究与“大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三是利用好红色资源实践育人平台。将大学生实践活动与“大思政课”的实践教育基地结合起来,通过红色文化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形式,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行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赓续革命精神血脉,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在社会大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

  以红色资源带活思政“大师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构建“大师资”体系来破解,要靠建立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教师队伍来完成。一是建立健全思政课兼职教师制度。围绕红色资源融入,在不断优化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鼓励高校聘请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形成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红色基地讲解员共同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推动专兼结合、相互协作育人模式的发展,夯实铸魂育人的红色力量。二是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提升工程。通过思政课教师的红色基地研修、红色文化研究项目委托、红色文化人才专项培养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助力思政“大师资”人才培养,发展一批立场坚定、真才实学和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为红色资源教育入脑入心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中心特邀研究员;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项目编号:20JD71005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22SK MY01)的研究成果】

  十二生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信仰与观念之中。其中,兔被认为吉瑞之物,是纯洁高雅、机智灵敏和忠厚善良的象征。

  同时,加强海洋地震工作,出台中国海洋地震观测规划,实施海洋地震观测示范站点建设,融合构建中国海洋地震观测站网;加强海洋地震观测设备研发应用,初步形成海洋地震速报预警信息服务能力;开展海洋地震构造与地球物理场探测,编制中国及邻区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济南1月14日电 (李明芮 吕妍)山东“两会”正在进行中,此间,参会的委员和侨胞积极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冀“以侨为桥”吸引更多“新侨”扎根山东、深耕齐鲁。

  <strong>三年艰苦卓绝赢得三个宝贵“窗口期”</strong>

  范先生告诉中新经纬,他此行的目的地不只有泰国,因为可以线上办公,他并不着急回国。

  杨伟东曾在2022年9月3日召开的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上表示,“现在的内蒙古,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林佑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