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发展底色如何落地“生”金?且看林下经济的“江西实践”

来源: 安徽网
2024-06-29 00:16:09

  中新网南昌6月28日电 (熊锦阳)何为“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从而为农村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子的新兴生态农业模式。

  江西省是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省份,全省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居中部地区第一位。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绿水青山是江西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何让绿色生态发展底色落地“生”金?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资本”?近年来,江西积极筹备了一系列林业产业推进活动,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食品,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新业态,迈出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生态资本”向“富民资本”转化的实践步伐。

  政策添绿 产业发展有底气

  走进江西,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3.35%的森林覆盖率和1.56亿亩的林地,是江西发展林下经济的最大底气。

  走进江西龙南市汶龙镇里陂村枫林驿石斛产业基地,村民们正在维护采摘好的石斛基木,并对基地土壤进行养护,为下半年的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据江西龙南市汶龙镇里陂村驻村第一书记赖永平介绍,基地按照每季度收益分红模式,投资枫林驿的农户可以获得分红,并享受产业奖补5000元。同时农户还可以参与基地日常管护工作,每人每天可获得60元至100元的工资。通过发展林下石斛产业,2023年,里陂村以铁皮石斛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合作社股份,获得分红32.4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43.18万元。

  2020年,江西设立油茶产业“三千工程”发展目标;2021年,江西提出实施竹产业“千亿工程”;2022年,江西出台《关于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 “三千亿工程”目标,发展森林药材、香精香料、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产业;2024年6月,江西出台《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助推集体林区乡村振兴。多项政策发力,推动构建江西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此外,记者从江西省林业局了解到,江西还对林地新种植的52个重点森林药材品种进行补助,对多年生草本药材每亩补助400元,对一年生草本药草每亩补助200元,对木本类药材每亩补助500元。针对旅游产业,江西选定了15个县(市、区)打造30处乡村森林公园,每处乡村森林公园补贴40万元。

  目前,江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3762万亩,拥有林下经济类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74家,林下经济农民合作社达2609家。2024年一季度,江西全省新造油茶面积76.78万亩,改造油茶面积45.868万亩,产大径竹6886万根,新增森林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新增香精香料种植面积1.32万亩,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136.6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多元 乡村振兴增活力

  为推动林下经济特色化发展,江西重点扶持“一县一品”林下经济业态。广昌食用菌、龙南石斛、安远灵芝等一大批具有地区特色的林下经济产品相继问世,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走进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旴江林场,林场场长李晋忠看着遍地长势喜人的各种菌菇,脸上满是笑意。据李晋忠介绍,林地种植的产量虽逊于大棚种植,但是产品产值却高于大棚种植。“无论是菌子的口感,还是营养价值,林地种植都会更高,与之对应的就是更高的市场价格。同样的产品,林地种植出的产品价格能达到大棚种植的5倍以上,并且因为是在山里仿野生种植生产出的有机产品,所以也更受消费者青睐。”

  “旴江林场自然生态环境好,交通也便利,利用当地林下仿野生自然环境,我们大力发展种植茶树菇等食用菌及中药材,更接近野生风味,品质更佳,深受客户欢迎。”最早在广昌县开展林下种植的企业江西利财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谢远财向记者介绍,现在生产的灵芝和茶树菇已销往上海、北京等地。截至目前,广昌县林下经济种植面积约16.1万亩,林下经济年综合产值超6亿元。

  而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的龙布林场迳仔山场仿野生天然椴木灵芝基地,一株株灵芝正在种植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缓缓生长。目前,龙布林场种植灵芝菌棒1.5万棒,面积达40亩,年产收灵芝2250公斤,收益达360余万元。

  据介绍,为了推动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龙布林场按照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的原则,在不改变集体所有权、稳定村民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引导村民将林地经营权流转给林场,实施“场村共建”带动村级经济发展,让资源变资产、林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实现国有林场“二次创业”的同时,更让许多村民发家致富。

  除了广昌和安远,江西各地还发展出林下养殖、森林旅游、林下采集等林下经济模式,打造了一批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全省258万户农民参与林下经济生产经营。林下经济已成为江西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壮大乡村经济的重要产业。

  融合促进 经济发展更强劲

  为了让林下特色农产品销路更广、附加值更高,江西各地充分盘活旅游资源,完善吃、住、玩、售等各方面需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森林+”模式,通过生态旅游释放“林下经济”新动能。

  杨雅村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东南部,群山连绵,遍布山乌桕、野板栗、野漆树等蜜源植物,蜜源条件好,当地农户自古有养蜂的习俗。当地依托“蜂蜜+旅游”模式,通过举办各种以蜂蜜为核心的旅游活动,使得“杨雅蜂蜜”的品牌越来越响亮,产业规模也持续扩大。

  据杨雅村村书记湛富平介绍,每年6月,杨雅村举办的“蜂蜜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往打卡,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品蜂蜜、赏美景。这个已经连续举办多年的蜂蜜节,早已成为杨雅村的一块金字招牌。目前大埠乡已初步形成集林下蜜蜂饲养、蜂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全乡蜂业总产值达1000余万元,目前已经解决带动了45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脱贫户100余户,每户每年持续增收2万余元。

  2023年,江西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第六届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2023年江西森林旅游节......通过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强化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布局,江西培育出众多“林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全省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达1317.68亿元。

  此外,江西还建立了林下经济相关科技创新联合体、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中心等平台。2023年,江西省新入选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成果19个,成立省林业科技博士工作站1个,命名首批“江西省林业科普基地”15个,获批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3个,为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科技保障。(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5日电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月3日,位于希腊雅典市中心的奥摩尼亚(Omonia)地区发生一起枪击案,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闲逛、挑选、还价、寒暄,

  珠航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华在会上要求,各有关单位要科学研判春运形势,细化各项专项方案,确保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同时,要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应急保障。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应急救援力量应提前部署、随时待命、迅速响应,最大限度确保运输安全。(完)

  从2022年新年贺词中一句“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道出浓浓人民情,到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动情地说“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再到党的二十大从不同层面回应百姓期待、人民心声……“人民”始终被总书记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目前共有97名医护人员家长,根据前期摸排,大约有20名医护人员家长有意向让孩子参加寒假托管。“最近工作非常忙,我和同事几乎每天都是24小时待命,实在没时间管孩子。”吴方超是该校一年级学生家长,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科工作,知道学校寒假期间继续开设托管班后,他和家人松了口气。

  睿远基金董事总经理赵枫告诉记者,目前A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对2023年持乐观态度。未来企业基本面调整或慢于政策和市场情绪转变,但具备优秀商业模式和高竞争壁垒的企业仍表现出足够韧性;优秀企业具备足够宽和深的护城河,使得收益可以长期获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

杨佳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