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105周年 华工历史终需记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3 15:33:57

  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国琦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渴望加入国际社会的北洋政府创造性提出“以工代兵”计划,加入英法协约国,一战华工就此诞生。按照最初约定,“以工代兵”的华工并不参战。但事实上,他们大多在前线阵地从事搬运武器、修筑工事等最艰苦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最终有近2万名华工因炮火、辛劳失去生命,长眠欧洲。

  徐国琦说,一战结束后,仍有大量中国劳工留在法国,他们拆除未引爆的炸弹、清理战场、掩埋尸骨,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主席李明欢在其《欧洲华侨华人史》中指出,前往俄罗斯的华工有15万,前往法国的有14万,前往英国的有10万,如此算来一战华工有39万之多。

  据统计,战后留在法国的华工约有3000名,他们或在当地成家,或留在当地工厂工作,形成当地社会中一个比较显眼的华人群体。李明欢在书中写道,华工尽管在战争中出了力,但战后却被排挤出工厂,陷入绝境。为了加强华工自身的团结,捍卫华工的权益,改善华工的处境,“旅法华工总会”于1919年成立,但这一组织存在了不过短短三年。

  排斥之外,华工遭遇的还有无视。一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社会并未对华工的重大贡献给予足够认可。他们的付出和地位,被有意无意地掩盖。

  随着华人社会迅速发展壮大,褒奖一战华工之事才被提上议程。1988年,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停战70周年之际,巴黎市政府在里昂火车站立了一块纪念铜牌,上面用中法两种文字写道:“公元1916年至1918年,14万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抗战工作,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80周年时,巴黎在华人聚居的第13区为参战华工再立一座纪念碑,碑上用中、法两种文字醒目镌刻着“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1914—1918”。同年,法国政府把代表军人最高荣誉的“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授予当时还在世的两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华工。

  2017年,英国主流媒体首次制作纪录片回顾这段历史,肯定华工对一战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同年,比利时一城市竖立雕像,以纪念华工在一战中做出的贡献。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中的负面管理清单,有哪些可以创新调整”“还要进一步走进外企调研,看看有哪些新需求”“抓紧研究哪个县区可以作为示范区试点”……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6/3375073607.jpeg" alt="" />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6/72/11414691487010516408.jpg" alt="" />

  土耳其6日发生7.8级强震及多次余震,该地区多国震感强烈。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数据显示,地震已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共300多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

  “为奥运喝彩”艺术总顾问、中国国家画院画家范扬表示,本次活动的开展正值北京冬奥会一周年,现场展出的绘画作品呈现了首金时刻、冰场一吻等画面,这是对冬奥会上中国健儿赢得荣誉的记录。他希望更多人能够被运动员的努力所激励,并通过这次活动开启充满活力的兔年,在轻松愉快、喜庆祥和的氛围中走出去、动起来,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

  守岛16年来,徐强的足迹遍布北尖岛各个角落,岛上的坑道、海湾、山路、沟壑他全部了如指掌。“最前面是北尖岛的最高峰——北尖峰,现在路不好走,注意脚下的石头容易打滑。”徐强一边走一边为新战友讲解岛上的风土人情和地理风貌,这让第一次参加巡逻的王小山十分钦佩。

郭秉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